[范进中举]课堂教学设计

高二作文-3800字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人物性格,学习运用动作、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2、了解文章是如何用鲜明的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

3 、理解作品卓越的讽刺艺术,提高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如何辨证看待封建科举制度(联系现实)。

2、深入分析对比手法的运用。

3、掌握人物描写方法。

【教师准备】

1、熟悉教材以及与教材相关的小说中涉及到的其他内容(如范进中举前后的故事情节)

2、认真研读《教学用书》p196—210,在广泛吸收的基础上加以归纳。

3、对学生异质分组

【学生预备】

1、自行了解有关作者及作品的简单文学常识

2、通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3、感知情节,能流利复述。

4、初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比较其中举前后的变化。

5、布置自学:

自己搜集资料,借助资料并根据小说的特点,自读《范进中举》,读完后想想: A. 读完这篇课文,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B. 你认为文章刻画得最成功的是哪个人物?

C. 阅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知识你想了解但无从了解?

【教学安排 】1教时

【教学导入】

一、 激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吗?(科举。)对了,十年寒窗苦读书,一朝成名天下知,然而,很多人数十年苦读依旧美梦落空,有的人能美梦成真,从此踏上富贵之路,也有的人为科举演出了一出出悲喜剧。今天我们来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让我们一起看看范进究竟命运如何?范进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二、检查预习 – 讲

1、作家作品

2、简述故事情节

3、讲(请学生把自己预习时的心得体会或疑问讲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 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这篇课文,也把一些感受与心得或疑问记录下来了,请几个同学来给我们讲讲。

三、自主参与 展示参与目标

造成这一切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简单介绍相关常识,增强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介绍科举制度相关知识

我国科举制度古已有之,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以下各朝,在这基础上,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简单的叙述。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后称为生员。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于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又称为礼闱或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词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考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类似对联: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1)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范进——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可从范进对待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判断),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报录人在范进发疯后镇定的提出了解救方法,可见他见过类似的情形。)

胡屠户: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

张乡绅: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范进中举的当天就来拉拢,送银送房,与范进称兄道弟。这就表明他急于结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达到巩固和扩大自己权势和目的的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性格。

(2).请谈谈课文刻画人物所用的方法。

总结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1).小说描写的年代距今已有接近三百年,为什么我们仍然对《范进中举》如此感兴趣?为什么我们似乎亲眼见到了范进、胡屠户? (因为课文写得好,尤其是人物,刻画得很成功。)

(主要用了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也用了对比手法,尤其是胡屠户,还用了夸张、讽刺手法。)

以人物自己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范进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先前的“岳父”到中举后的“老爹”。 运用细节描写、侧面烘托。如范进发疯的过程。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胡屠户为女婿扯衣服后襟,拿银子时的动作等 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范进中举惊喜得发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并不失真。“中举发疯”在当时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会有实情”的,因而是真实可信的。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举业”,一旦功名到手就如痴如醉,惊喜若狂。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的描写,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对比手法主要用于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1)胡屠户话中的“体统”是指在封建社会要有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观念。

精彩的语言描写把胡屠户粗俗势利的嘴脸勾画得活灵活现。

(2)面对胡屠户的挖苦与辱骂,范进唯唯诺诺,不敢有丝毫辩解与反抗。这一方面反映了范进逆来顺受、甘愿屈辱的软弱性格,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范进在未中举时地位低下、备受歧视、毫无尊严的可怜处境。

胡屠户在范进面前如此骄横的原因是:范进穷困潦倒,靠胡屠户救济;范进十分软弱,从不反抗;胡屠户作风粗俗、欺软怕硬,又是范进的丈人,大耍威风。

胡屠户臭骂范进的这段描写,为胡屠户后面对范进态度的骤然变化作了必要的铺垫。

(3)范进得知喜讯之前,抱鸡上集去卖,这一情节的安排颇具匠心。其一,可见家贫之极,是中举后富贵的鲜明衬托;其二,由邻居转告,范进“道是哄他”,虽是几十年梦寐以求,却难以置信,可见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捉弄;其三,让范进由不敢相信到再看报帖,于是喜而发疯,使得这种失常的心理和精神的变化更合情合理。

(5)这一段精彩的描写,把一个科举迷为功名利禄而丧魂失魄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范进那颗因饱经折磨而变得异常脆弱的心,早已承受不住“中举”的强烈刺激,所以看到“中举”的报帖后便发疯了。

(6)中举前,邻人对范进的窘困不闻不问;中举后乡邻有拿鸡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这一刻画,无情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揭示了科举制度对当时知识分子及社会风气的毒害。

(7)前后两次贺礼都写得较详,在对比中显示了胡屠户的势利。

“天上的星宿”与上文的“文曲星”的话照应,从前范进最怕胡屠户,现在胡屠户对范进却充满敬畏。

“连斟两碗酒喝了”,才有壮胆,“才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情节戏谑可笑。此时,在胡屠户眼里,范进首先是举人,是老爷,是天上的星宿,而不是女婿,不是“现世宝”了。

胡屠户怕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要“打一百铁棍”,发在地狱,永不得翻身,可见其势利之心多么强烈,这是一种惧怕权贵的势利小人的心理。

(8)范进的疯态,是对举人老爷的绝大讽刺,是对科举制度的尖锐抨击。

(9)胡屠户和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后态度的变化,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所造成的“功名富贵热”毒化了整个社会,毒化了所有人的灵魂。

范进中举前,胡屠户骂范进是“现世宝”,“尖嘴猴腮”,“癞虾模想吃起天鹅肉”;范进一中举,就成了“贤婿老爷”,“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星宿”。胡屠户亲自为范进“扯了几十回”衣襟,敬畏、恭维、奉承之态令人作呕。这些都充分揭露了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面目,同时也显示了范进中举之后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11)攀亲叙旧,逢迎拉拢,何其“亲热”!

急于拉拢勾结,以便结党营私,为非作歹。

说明旧贵与新贵互相利用,范进与张乡绅一样,有着庸俗污浊的灵魂。

(12)胡屠户见财心喜,却假意推让,低声下气,谄媚作态。

“今非昔比”,一语道破了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原因,点明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的天壤之别。

上次是范进母子千恩万谢,这次却是胡屠户“千恩万谢”,多么鲜明的对照!这既显出胡屠户的贪财卑微,又可见范进的地位今非昔比。

四、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与范进同年代的读书人,你会像他一样去考科举吗?

(2)怎么看封建社会的科举?

(3)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谈谈你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中举后第二天,正当大家还沉浸在范进中举的喜悦中时,报录的气喘吁吁的赶到,叫道:“报错了!报错了!中举的是彼县的范进,不是此县的范进!”„„ 请同学们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运用讽刺性的描写,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描绘出其听到这消 息后的反应。

【板书】

中举前 中举后

范进——贫穷潦倒 财源滚滚 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

胡屠户——训骂 恭维 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

趋炎附势

乡邻——不理会 送酒肉

张乡绅——不识范进 送银送房 道貌岸然,老奸巨滑

对比写法——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相关作文

  •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 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学习通过对话.对比的细节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3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重点难点 1.重点:(l )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 ...
  • 九年级语文上[范进中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范进中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演课本剧,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2.过程与方法: 掌握赏析刻画人物的方法及运用此方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封建科举制度 ...
  • [范进中举]说课稿
  • <范进中举>说课稿 一.说教材 <范进中举>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小说之林"为主题展开. <范进中举>本文承接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又一篇 ...
  • [范进中举]说课稿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8课 <范进中举>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8课小说<范进中举>.我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大 ...
  •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5-教学教案
  •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提问的同时亮出彩票) 是的,彩票!小小彩票,实在玄妙.现代社会,多少人凭借它而一夜暴富,改写了命运.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如果人们希望改写个人命运,实现一夜之间由不名一文,摇身一变为身价百倍,飞黄腾达的梦想,是不是也 ...
  •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范进中举>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小说教学单元.本文是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 ...
  • [范进中举]教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学习目标 1探究范进.胡屠户等人物形象: 2探究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 3探究小说的讽刺艺术. 教学过程 人物形象分析 一.范进 研读"范进疯了"这一精彩片断,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1.范进发疯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 ...
  • 范进中举(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 知识教学点 1.<儒林外史>的介绍. 2.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对比.写实. (二) 能力训练点 1.欣赏小说的讽刺艺术. 2.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 德育渗透点 了解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
  • [范进中举]教案
  • 课 题:<范进中举>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比较阅读,从比较中欣赏文学作品,感知艺术形象. 2.了解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写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培养自读能力为主,训练学生运用比较法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