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

初一作文-2900字

教学目标

1.筛选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

3.培养议论文的文体意识,学习理性的思维方式。

4.启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教学难点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观点,抓住其中的逻辑思路。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安排时间预习课文,排演短剧《善良归家》。

二、导入

1.请同学们用两分钟写出一个人最宝贵的五种品质,引出“善良”。

2.观看短剧《善良归家》请同学们抒发感想。

王蒙,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1934年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并因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6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王蒙先生著有很多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季节四部曲》等,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等。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等,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文学的诱惑》等。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1.运用议论文提炼论点的方法,找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明确:我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

2.根据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本文思路。

明确:

提出问题(第1—4自然段):针对善良似乎过时,善良往往被看着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分析问题(第5—11自然段):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表明观点(第12自然段):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四、重点研读

(一)研读第一部分

1.现实中,一般人是怎样看待“善良”的?作者对这些看法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明确:一是“早就过了时”——被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取代:为利益可以放弃善良;是否有实力、才干比

善良与否重要。作者并不认同这一看法,由“似乎”一词可以看出。

二是被看作“愚蠢”——两个寓言故事作为证明。作者对此提出一连串的疑问,从中体现出作者的反对态度。

2.作者是怎样层层追问的?

明确:层层追问如下:

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

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

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

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

(这样的层层追问是王蒙语言的一大特点,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3.小结:这部分针对现实中一般人对“善良”的错误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一连串的质疑表明自己的态度,引人思考,继而转入下文对“善良”的论述,这种写法叫先破后立。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对比论证。(找出所在段落)

第五段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尽管善良常败,但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进而阐述了善良的作用)

第八段结果对比:善良得弘扬——凶恶被压缩(从道德、意义上阐述善良的内涵和外延)

第十一段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说明善良的人永远不会丧失信心)

对比论证作用:使对立统一关系更集中、更鲜明。使论证更深刻、更吸引,更有说服力。

2.齐读第6自然段,说说第6自然段论述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明确:运用排比: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善良的功能作用。

3.运用排比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议论文中运用排比来说理,列举事例,会增加文章气势和说服力。

五、合作探讨,加深理解

1.为什么说“她(善良) 属于人,她属于„„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明确: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因为“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善良是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的,所以它是具有力量的,是光明的,因而能够在每败于凶恶一次的同时,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获得另一种意义的胜利。

2.为什么说“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快乐,一种乐观”?作者是否有进一步的阐述?

明确:第10、11自然段进行了阐述:

善良是与成熟、超拔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

善良者能坦然、安心地面对现实,并永远不丧失信心,所以说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乐观。

3.为什么“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明确:小孩子是由于天真,不谙世事而善良。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是出于对社会发展的了解和自觉而善良。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对社会发展只是一知半解而且自以为是,闹出许多可悲的事来。如“文化大革命”时“阶级斗争扩大化”,故而最不善良。

六、课堂讨论

你的善良有没有获得过别人的感激与称赞?你的善良有没有换回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七、拓展练习

1.以“爱心”为陈述对象,分别以“泉水”、“灯塔”为喻体,仿照下面的句式再造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 。

2.以“善良”为陈述对象,依照上面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 ; ; 。

八、课后延伸

1.向学生推荐阅读王蒙的新著《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2.当面临人生的两难困境时,我们如何选择?除了为善与不为善之外,我们又面临哪些道德上的困境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两难困境,写一篇随笔。

梳理全文结构


相关作文

  • [海蒂]读后感 金怡16号
  • [<海蒂>读后感 金怡16号] 充满爱的生活 --<海蒂>读后感 在这个炎热.漫长的暑假里,我读了瑞士约翰娜·斯比利写的一本著作叫<海蒂>,<海蒂>读后感 金怡16号.这本书有趣了,让我深深的 ...
  • 读[边城]有感
  • 读<边城>有感 早在初中时就听老师提到过沈先生的这篇小说,也很想看 一看.听这题目还以为与战争有关,可内容却和我想象的截然不 同. 小说中的湘西边城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意盎然的风景美,具 有地方特色的风俗美和单纯美好的的人性美.小 ...
  • [雾都孤儿]读后感
  • 记得第一次看<雾都孤儿>,是在八年级的时候,当初是为了学好英语,才看了英汉对照版的.当时的感觉就是,奥利弗很善良,所以没有被带坏,好人还是有好报的.只是南希死的太惨了,不过除了这一点,结局也还算不错,坏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第二 ...
  • 同桌的你
  • 同桌的你 这三个组成的名字,对于你来说是那么陌生,那么的平凡,那么的普通,可这三个字在我的心中,却是那么重要. 因为她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 你是暴露的小兽,我是你的同桌 和你相处三年的时间里,原来外表温柔的你,内心都有一个反差很大的世界,其 ...
  • 狼,一听名字,你可能就觉得它们是很凶残的,可是,今天我要为它们'洗冤. 也许你很了解狼,但是,你却不知道在它们心中有一个阴影.凡是一动物为题材的童话,狼身上几乎永远承担着一个期负弱小的恶名,如中国的"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 ...
  • 读悲惨世界有感
  • 李嘉庆 2012/1/27 1 / 1 读<悲惨世界>有感 春节几天,我粗略地阅读了我一直想拜读的<悲惨世界>--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又一佳作. 这本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冉阿让由于饥饿过度偷了一个面包, ...
  • 一千零一夜读后感
  • <一千零一夜>之<国王和青年的故事>读后感 我过生日的时候,舅舅送了我一本书<一千零一夜>,舅舅说他小时候很喜欢看,正好利用暑假,好好来阅读这本书.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谈> ...
  • [小公主]读后感
  • 近来看了一部小说<小公主>,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萨拉生长于一个富有的军官家庭,与父亲一起生活,从小虽过着丰衣足食的富贵生活,可是小小年纪却心地善良,拥有慈悲之心,且因为母亲不在世而少年老成,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更加成熟,俨然一 ...
  • 读书使我快乐
  • 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读书,使人身临其境,快乐无比! 早晨,晨雾弥漫,我便捧起了<绿山墙上的安妮>,作者蒙哥马利以清晰流畅.深动幽默的笔触把我带进了这本描写儿童生活最甜蜜的小说中,纯真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