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作文训练

高中作文-29400字

1 绝密★启用前

平昌县博雅中学作文平时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互动”是近来点击率较高的一个词汇。有人认为“互动”是相互交流。也有人认为“互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对于“互动”,你有怎样的体会与看法,请以“互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不少于800字。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孔子所说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老师,而根据自己的喜好,心目中的好老师也一一产生,我也不例外。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就是现教我语文的王老师—王淑英。

她虽十分然严厉的要求着我们,但我深信“严师出高徒”。她一直都要求同学们说话精炼,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老师把家搬到离学校不远的丰泽园居住,她不怕辛苦要求同学们多提问,不时主动联系家长,虽然她不是班主任,可是她的付出已远远的超过了班主任,这样的老师难道不值得我们赞扬、讴歌吗?

记得在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前夕,我的成绩明显下滑,王老师曾多次找我谈话,见没什么改进,就果断地与我的父母联系,并反映我在学校多个方面的问题及我上课时的表现,老师不仅提出了问题,还提出了不少的建议。使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父亲与老师的谈话。王老师把我在初一第二学期的一篇作文《春意图》与父亲交流,我的父亲一听,愣了一下吃惊的说:“这篇作文你也知道。”当我回到家时父亲对我说:“你看你的语文老师多关心你呀!就连你初一的作文她还记得!”当时全班有46位学生,每两周写一篇随笔,如果真的算起来老师要记住多少篇文章啊!这样的老师真是可歌可泣,歌的是老师的品质,泣的是老师的辛勤。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只要一上课就想快快长大,当一名人民教师。

教师是多么容易当的呀!不就是动动嘴皮子吗?多练练绕口令就好了。可如今我的想法的改变了,老师是这样的辛苦、这样的劳累,难道说这就是老师的命运?难道说这就是老师应该受到的苦、受到的累?不! 不! 不! 你错了,这并不是老师的命运,也不是老师应该受到的苦、受到的累,这是一切愿意无私奉献的人们所选择的最苦、最累、最神圣的职业。

王老师啊!您就是我心中的白衣战士,虽然您没有像真的白衣战士那样凭着自己高明的医术,在病床前冲锋陷阵救死扶伤,可您凭着您那良好的品质及丰富渊博的知识,拯救了无数个初中生幼稚的灵魂!在我的心目中您比那白衣战士还要伟大,您的品质比天高,您的知识比海深。

王老师啊!您就是我心中最敬佩的老师。

妈妈。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审题时,可以参考材料中给出的两种解释进行构思,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来构思,既可以两者兼顾,也可以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根据互动在材料中的意义,可以联想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话题;若写议论文,可以抓住“互动”的主题不断深入,从中发现“互动”的作用;也可以抓住“互动”的方式和原因,体现“互动”的意义。若写记叙文,要特别注意细节的描写等,要注意适当运用名人名言,恰当的修辞手法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 【答案】

多一点坚持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世间万物没有不劳而获,只有坚持。

给你一粒种子,你会有怎样的收获?在诗人眼里,它能成就一道风景;在哲人眼里,它是心灵上的一种信仰,善与恶、好与坏都是上帝公平的裁决;在农人眼里,它就是庄稼,农民的照顾与否决定了它的收成如何„„在所有人的眼里种子的成长千姿百态,尽管如此,我们所认定的这一切都源于坚持。

种子在破土之前顶着巨大的压力,很难想象,如此脆弱的小生命如何冲破土表上的巨大土层。是坚持,种子以一种最坚强的姿态冲破阻碍,或是对光明的追求,或是对生命的珍重,再或是它也渴望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并没有我们眼中的那般不堪。我们惊讶于满山遍野都是种子的成长,它们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只为替大地添一丝绿意。

滴水穿石是一种坚持。小小的水滴常年累月地“攻击”着巨大的岩石,那时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这般的不弃。多少人笑话小水滴的自不量力,多少人赞叹岩石的坚硬无比,可最后,有谁不被小水滴的毅力所震撼?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两只蚂蚁置于透明的玻璃瓶内。起初,两只蚂蚁拼命地向上爬,渴望能赶快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一次,两次,三次„„多次的挫败使他们丧失了求生欲望。后来,两只蚂蚁均死在了瓶中。其实,瓶内的高度足以让他们逃脱生存,只是它们被前几次的挫败骗得害怕再去挑战,最后只能等死。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为什么不再坚定一点?似乎在现在的社会中很少人能真正地对自己这么说、这么做。

当今社会的学生,总是抱怨学业太沉重,他们总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地对待学习,或许我们以为自己很努力了,但是,我们真的努力到底了吗?

不是每一次的播种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的收获都必须通过你的努力。坚持,这是我从种子身上所学到的信仰。一粒小小的种子都能让自己的同伴遍布全天下,那我们呢?我们更应坚守自己的信念。

【解析】要充分理解“种子”的含义,可以谈:“理想就是事业的种子,再伟大的事业也是源于起初的一个理想”;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种子;要让种子生根发芽,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心中要有成功的“种子”等。学生可能认为题目寓意深刻,难以把握。实际上,题的核心就是“种子”。而题干中的三句话只是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诗人的话,告诉我们可以探究“花”与“种子”之间的关系,而二者既可以解读为实际的“花”与“种子”,也可从二者的联想意理解。哲人的话角度更是开阔,我们可以从“种子”的实际意义与联想意义想开去。农民的话则是告诉我们可以仔细探究“种子”与“丰收”之间的逻辑关系,当然依然可以从实际意义与联想意义两个层面来分析。不容忽视的是材料最后还有一个“„„”,我们可以对种子随意展开任何角度的说明、分析、探究、解读。回归到生活,我们可以把生活生命中的任意感悟融入到作文中,当然,一定要在对“种子”的思考感悟中搭建严密稳固的桥梁。(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论题:(1)有什么样的种子就开什么样的花朵;(2)要种下什么样的种子,才能开出什么样的花朵。)(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论题:(1)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但,为什么有的人的种子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有的人的种子却开不出美丽的花朵?(2)既然上帝在每个人心中都埋下了一颗种子,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这颗种子开花。)(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论题:(1)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开花结果。那么,要怎样种子才能开花结果呢?(2)如果我们有了种子却不能丰收,那该怎么办呢?)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 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 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 或者,那是„„请你以“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 叙事要凸显真实感受,注重描写,写人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 字数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规范,字

3 迹工整,标点清晰。

【答案】

参考例文:

故乡的唤鸭声

或许你陶醉于细雨落泥板那份声音的婉转与惆怅;

或许你迷恋于秋风扫落叶那份声音的霸气与彻底;

或许你赏心于微浪拍古船那份声音的厚重与底蕴;

但是,我却最爱故乡的唤鸭声,最爱那份淳朴的旋律与回忆„„

我是在一个充满诗意的水乡长大的,门前门后都是碧波荡漾的荷花塘。家家户户都响起了唤鸭声,唤鸭进笼。每在晚饭之前,奶奶往门口一站,对着鸭儿的天堂“咯咯,咯咯„„”地唤起鸭子。这呼唤声,高低起伏,没有文字的修饰,舌头不停地在口腔翻动,幻化成一个个跳动的音符。那声音不似秦腔粗犷豪放,而似黄梅调婉转悠扬。而此时鸭儿却如同听了魔咒一般,再清澈的水,再肥嫩的鱼虾,也阻挡不了它们“回家”的脚步。有时,我会调皮地过去拽它们的毛,想逮住它们,但它们机灵地四处逃散。此时,奶奶便要我进屋,然后“咯咯,咯咯”地唤起鸭子,鸭儿们就又乖乖地回来了。我再出去时,奶奶已经逮住一只雪白的鸭,我抚摸着它那细软的额头,柔顺的绒毛。依稀记得袅袅炊烟下奶奶如银丝的鬓发。

然而家家户户一同唤鸭就不一样了。吃罢晚饭,平日寂静秀美的村庄一下响起了各家的唤鸭声,音调高低不同,此起彼伏。有尖细刺耳的嗓门,也有不紧不慢、舒缓的音色。东边的刚落,西边却又响起。有的拖着长音,余音袅袅,似与另一头的人打招呼。各种各样的唤鸭声在河畔、苇叶、家家户户传来传去。回音夹杂在一起,你却感受不到繁冗与喧闹。搬一把摇椅,靠在门口。晚风吹拂苇叶,波浪轻拍古船。闭上眼睛,聆听世界,我只想把时间和空间定格在那里,定格在这生我养我的美丽故乡。

漫长的学业让我离故乡越来越远。外面响起了知鸟的鸣叫,又是一年暑假来临。爷爷打来电话,问我回不回来,我分明听到爷爷渴盼的语气,但爸爸妈妈却让我留下来学习。突然,电话那头传来那无比熟悉的音律,勾起了我那童年最纯真的记忆:荷花塘、古船、鸭儿们,还有那垂老的奶奶。电话那头奶奶的呼唤,令我幡然醒悟。我就像一只在水塘里嬉戏而忘记回家的鸭儿——不要再迷恋清澈的水和肥嫩的鱼虾,不要让唤鸭人为你而着急。我应该回家了。

于是,我踏上了归乡的列车。傍晚,点点斜阳,洒下余晖,将寂静的山村映照得温暖而又敞亮。荷塘旁,一老一少,一高一矮,和着一阵阵唤鸭声,绘成一幅最牵动人心的画面。

文章以“故乡的唤鸭声”为题,点明写作对象,引发读者阅读兴趣,拟题巧妙。文章主体部分对唤鸭声的描写生动细致。文章叙事简洁,抒情含蓄深沉。结尾的描写既呼应前文,又巧妙点题,深化主题,含蓄隽永。

【解析】

试题分析:千万种声音中,能触动内心世界的,必定是使我感受最深的声音。这道题立意不难,任何一种或几种声音,只要与“真正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相关就行,从正、反、实、虚各个角度立意均可。1、 捕捉材料中信息(关键词)的限制:今天、声音、一种、牵动你内心深处的、你审题的关键词是“真正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声音”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牵动”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牵动你内心深处”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声音”可以是自然的,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或艺术的等等。文章重在表达牵动的过程:即为什么牵动,怎样牵动。整篇文章应表达对声音的怀想、由衷赞美等感情情。2、文章可以实写,比如可写由听到书声、风雨声、教诲声、音乐声等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比如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自然界的实实在在的声音,风声、雨声、燕子泥喃、小麦拔节声;人的声音社会的声音,师长的教诲声、父母的叮嘱声、朋友的嬉闹声、“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的洞箫声等等,这些声音里,哪些是最触动内心的引发你无限遐思的声音,这些声音凭着什么特点,又是怎样让你动了真情,感受至深?从自然界的实实在在的声音,风声、雨声、燕子泥喃、小麦拔节声等角度由实到虚;从人的角度社会的呼吁角度,师长的教诲声、父母的叮嘱声、朋友的嬉闹声、“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的洞箫声等等角度,

4 写出最触动内心的引发你无限遐思的声音。3、对声音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声音的感受是有感染力的,震撼力的;表现的“声音”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电影《天堂电影院》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

请根据阅读后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

【习作例文】

出发

被凉风拂过的天,渐渐的又开始热起来。被假期的慵懒和空闲娇惯了的心,便从此一心一意起来。 现在尽管已经进入秋季,但到处还是闷热的气流,令人烦躁。蝉儿也来凑热闹,聒噪的唱出他们生命中的歌声,课本翻了几页又合上。窗外边传来妈妈和邻居聊天的话语,邻居开口就冲我妈妈夸奖我,爱学习文静等等优点。我只听了开头,便开始走神了。

一个暑假,我似乎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对着电脑。而不知情的邻居却以为我在房间里学习,妈妈听了邻居的话也很是高兴,而我情何以堪啊。

我转身去收拾行李,要开学了。

时光已过,我无法重新来过,即使满怀着内疚和遗憾,我也只能怀着内疚和遗憾。日子飞快的向前飞奔,我也不能停住脚步,无论昨日是怎样面目,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的大脑飞速旋转,如何用这八个月的时间来创造一个辉煌。

有舍才有得。放手是一种大气,放手之后,才会看见更广阔的蓝天。

我要做到的是搁置。把我那些琐碎的事情搁置,让它们腾出空间给我的目标。那些兴趣爱好暂且搁置,因为高考离我越来越近,仿佛回忆不留神就错过一样。

我要做到的是努力。没有努力,再好的辉煌都没有纪念的价值。过程是最重要的,结果又算得了什么。不放过那些琐碎的时间,给自己补充些知识的营养,不虚度那最宝贵的时间,才会为自己赢得一个无悔。这是最真切的,不必说着自己的梦却还在背道而驰的做法。坚持是最宝贵的财富,谁坚持下来谁就是胜利者。如果你把每个题都研究好了,把每个知识点都弄明白了,提不上成绩那就是很渺茫的几率啊,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努力过了,又是否坚持这样做了。

因为在这一路上失去过很重要的东西的缘故,所以我会更加珍惜我身边的东西。高中马上就结束了,每一次散场,都会是悲伤的。剩下的日子,我们就更要珍惜。这种珍惜,不是每天一起疯疯闹闹,一起悠然的看日出日落,而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努力。我们可以相互监督者学习,一起探讨问题,我想,那样的日子会是很充实的。

行李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我该走了。

带着我新的计划,新的期盼,新的努力,出发。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一作文题可以选择的立意角度很多,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可顺着话语思路,谈“开拓视野”的问题,但同时也要看到作文题中“是否认同”的提法,可反其道而行,谈“这里未必不是全世界”,另辟蹊径。可参考以下立意:(1)开拓视野,勿做井底之蛙;(2)单调与丰富;(3)小快乐与大快乐;(3)这里与全世界——人生观;(3)这里未必不是全世界;等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5

有网友在微博上曝光了一组图片,显示为几名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内摆拍,可以看到后面手术台上躺有病人。“医生手术室自拍”经网络和部分媒体的传播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为此,西安市卫生局通报了此事的调查处理结果,称该照片发生在民营二级甲等医院西安凤城医院,拍摄于2014年8月15日,经过连续7个小时的手术,保住了一位40多岁农民工的左腿,在完成手术后,因手术室即将搬迁,医务人员拍照留念。根据通报,涉事医院及医生被处以多项行政处罚,其中包括对常务副院长记过处分、留职察看一年,分管副院长免职等决定。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常怀悲悯之心

常怀悲悯之心,世界就会到处充溢着温馨。总忘不了那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常怀悲悯之心而可爱。

与休斯敦火箭队续约五年的姚明,身价高达7600万美元,对他来说,一场重要的比赛,可以为他赢得数百万美元的收入。

在我们的心里,姚明是一个巨人,一个一心扑在体育事业上的运动员。2005年,姚明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记者为此采访了他:“现在你是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是真的捐献还是仅作为一个形象代言人?”

“我已经签过意向书了,一旦匹配成功的话,马上就捐。”

“如果你正在举行一场重要的比赛呢?”

“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姚明用反问做了最好的回答。姚明的心中,深埋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不幸者由衷的悲悯之情。姚明也因此变得更加可爱更加璀璨夺目。姚明用行动告诉我们,要常怀一颗悲悯之心,为生命、为人类。

悲天悯人之心是一种人文情怀,慈善之举并非只是富人、名人的专利,只要怀着一颗爱心,对他人充满关怀之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洪战辉从11岁起就照料身患精神疾病的父亲,抚养捡来的“妹妹”,12年含辛茹苦,感动中国。每个人的悲悯之心都同样可贵,都值得我们尊重。困境中的相濡以沫、相互扶持最令人感动!

记得《新安晚报》曾登载了一则新闻《一个儿子与36位“爹”和“娘”》,事情是这样的:25年来,普通工人王玉林义务赡养了36位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让他们安享晚年。王玉林悲天悯人的情怀唤起了更多人心底的美好情感。“王玉林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10年里,志愿者形成了4000人的庞大队伍。

对待任何人,都应该常怀悲悯之心。人因怀有一颗悲悯之心而更加可爱、更加高尚,现在如此,历史上也是这样。

19世纪中叶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成为南北

一天,刚结束了一场战斗,林肯遇见了一位狂热的北方军支持者。“这场战役中,他们死了2700人,而我们只牺牲了800人,这对我们来说是大获全胜的一战啊!太棒了!”该女士激动地欢呼道。林肯却严肃地说:“3500个手足同胞为此丧生,这样的战斗能称之为大获全胜吗?”“哦,总统先生,您可别这么说。”女士辩解,“事实上,我方只损失了800人,不是吗?”林肯低下头,泪水涌出了他的眼眶。他简短而有力地回答道:“女士,看来我只能说,这个世界远远大于你的心灵

6 世界。”

林肯之所以能够推动世界文明向前发展,是因为他的心灵世界比平常人的心灵世界要博大得多,是因为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比一般人更多的悲悯之情。

常怀悲悯之心,你的心灵会因此而更加充实、更加广阔、更加纯洁。人人常怀悲悯之心,社会将会更加和谐,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比较新,思考的角度很多。

立意参考:

(一)从医院医生的角度:

1.医涉事生在病人还没有离开时拍照,是“对生命的轻视”;缺乏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精神;医生的拍照行为应该考虑社会的影响;医生的行为不合理,但合情;未考虑医患关系。院方存在管理漏洞和医风建设问题。

2.手术成功,医生高兴,理所应当。医生手术成功后的喜悦是善意的。医生的劳动应尊重。医生并非不尊重生命。医生治病救人后的行为无关医德。

(二)从行政部门的角度:

1.严厉快速,对社会负责;惩前毖后,教育后人。

2.处罚过当,以处罚推卸管理责任;被媒体绑架,缺乏担当;行政部门缺乏引导教育。

(三)从媒体的角度:

1.应当起到喉舌和监督作用;为媒体的正义呼声叫好;网络时代的媒体监督理更有效。

2.媒体恶意挑拨医患关系,对人性善良的忽视暴露了不少网络媒体还缺乏作为大众媒体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心。媒体为博取公众眼球而恶意炒作。媒体应当张扬社会正能量。媒体的效益与责任。医生用手术刀救人,媒体却可以用手中的笔伤人。

(四)从公众的角度:

1.面对社会丑恶现象要有正义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关注社会,担当责任。

2.对传闻要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不可轻信。眼看未必是实;公众不要成为媒体和舆论的奴隶。胸怀悲悯,理性宽容。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河流入海中,向海诉苦说:“我们的水本是甘甜适口的,但你们却将我们酿成咸得不行饮用的水了。”海知道他们是有意来责难他,便说:“请你们别再流到我这里来,你们也就不会变咸了。”于是河不再流到海里,结果不久就蒸发干涸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包容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将另一匹的脖劲咬伤了,结果被咬的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大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包容。

寓言中动物的包容是以德抱怨,佛教中弥勒的包容是“肚里能容天下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怎样来理解包容呢?其实,包容是一种境界。

包容如水。

通常的“包容”即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耿耿于怀,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包容如水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故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同时,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马理智地选择了包容,最终两者和好如初试想一下,倘若它针锋相对,以同样的的方法还击对方,那么除了两败俱伤,头破血流之外,还能带来什么呢?因此可以说,寓言中的国马其实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于“以德抱怨”。

包容是诗。

包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包容,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处理上,而是升华为

7 一种对宇宙的胸襟,对人生如诗般的气度。包容的涵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寓言中的马无法到达这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对于人类却是如此的真实和深刻。

为生活的平淡与多舛而心存积隙的人呵,请你选择包容吧。这丝毫无损于你的尊严,反而有助于人们在漫长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包容的思想境界,才会懂得人生的真谛,包容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当然,包容同“方以律己,圆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包容,而是懦夫。“圆以待人”,也得先看对象。包容不珍惜包容的人,是滥情;包容不值得包容的人,是姑息;包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包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的决不是两匹马这样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包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包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包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具有哲理性的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河流入海会导致水变咸,若不入海则干涸。由此可联想到长远眼光、主次矛盾等问题。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思立意:从河流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有长远眼光;看事物要看到总的趋势;不要纠缠在枝节问题上;看问题要有主次之分;要依据实际情况看问题;做事要遵循规律等。从海的角度立意:要有宽容的态度;要正确引导等。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要拟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3年10月,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放弃为她提供巨额奖学金的香港大学又回到高中复读,准备参加来年的高考。对此,大家十分不解。有人规劝,让她申请重新返校,因为复读没有把握考出那样好的成绩。有人惋惜,多少人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国际名校怎能轻易放弃。有人气愤,说她放弃巨额奖学金是“烧”糊涂了。她却坚持自己的选择。据说,这样做的理由是:港大网上学习时间太长,自己很不适应;再者,自己的梦想是追寻更纯粹的国学,通过复读而考入北大中文系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坚守梦想的种子

哲人说:“上帝在创造你时,就很公平的在你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这颗名为梦想的种子在心里扎根生长,经风吹日晒。强壮的种子能吸取日月精华,破土而出;而弱小的种子则会深埋土地,早早夭折。所以无论一切如何,我们都必须坚守心中梦想的种子,静待花开。

兰斯顿*休顿言到:“要及时掌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翱翔。”即使是贫土疾壤,小草也能坚守梦想的种子,破土而出,拥抱阳光。当武则天登上至高无上的皇位时,她受尽了舆论的谴责,面对无数“狐媚偏能惑主”的骂言。皇位之基似摇摇欲坠,但武则天仍坚守心中梦想的种子,她以一个女子的担当指点江山,改写“女子不如儿郎”的传统,书写了“贞观遗风”的壮丽诗篇! 梦想的种子因此而绽放成绝世的鲜妍,在黄袍加身的一瞬间,骄傲的绽放着人生全部的荣光。

席慕容曾诗意地吟道:“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多么美好的坚守。即便梦想的种子被风雨飘零,我们总要坚守一份美好的执念,等待梦想的种子有一日能氤氲成一场芬芳的盛宴。仓央嘉措的背影在氤氲的青海湖的夜雾中渐渐消逝。六世达赖喇嘛的光环遮蔽了他那跃跃待发的梦想的种子,红黄袈裟的夺目黯淡了那颗放荡不羁的心。他满腹才情,眷恋尘俗,然而使命的担子压得梦想的种子无法生长。但是他仍能坚守梦想的种子,抛弃名利,脱下虚假,以六十六首绝美情诗让世人见证了他不羁的才华。他梦想的种子至此得以热烈地绽放,绚烂之极,将他的世界映得灿烂而唯美。

坚守心中的梦想是困难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常记幼年时,多少次我们梦想自己未来的样子,无限憧憬与渴望。然而随着年复一年的见识,又有多少人能在受尽人生挫折

8 后仍能坚守心中梦想的种子,而不让其窒息土中?这种人,是少了。

梦想的种子是飘浮在心头上一缕美的诱惑,是割亮在眼前的一桢灿烂的惊奇,然而它又不会轻易变成收获让你揣在怀中。因此我们需要坚守梦想的种子,等待花开见佛。纵使花朵终歇芳时,生命也会因坚守而在幽微的时光中有不朽的光华。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事例为辽宁文科状元放弃香港中文大学决定复读和“大家”对她的规劝及评价。

可分别从刘丁宁、大家的角度立意,故可参考如下立意:(一)从刘丁宁的角度立意。(1)从肯定的角度立意:①坚守自己的梦想(复读考北大中文系学“国学”;②学会放弃,拒绝诱惑(放弃港大和巨额奖学金;③人生归零,从头再来(选择复读,来年参加高考);④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她不适应港大的网上学习方式,更适应在北大学纯粹的国学;⑤坚守自我,绝不盲从(面对大家的言论,坚持自己的选择,毫不动摇)。(2)从否定的角度立意:①鼓足勇气,克服困难(港大学习,遇到困难,勇于面对,不应退却;②学会适应,改变自我(面对港大的新环境,要不断改变自我,学会适应;③切莫轻言放弃(考入港大,机遇难得,轻易放弃,鲁莽草率;④听信他人与坚守自我(面对别人的意见,要有正确的态度,不应轻信,但也不该执拗;⑤梦想与现实(梦想与现实总会有一定的距离,梦想固然美好,但也要直面现实)。(二)从“大家”的角度立意。(1)从否定的角度立意:①不要以名利来衡量人生价值(大家或规劝或惋惜或气愤的理由是看重于她的状元身份、港大地位及巨额奖学金;②有一种阻力叫世俗(每当有新生事物出现时,“大家”总要说三道四,妄加评论);③让别人自己做一回主(人们活在“被时代”,总是被人左右着,难以自己做一回主;④“苦心”未必会有“甜果”(“大家”在对别人品头论足时总是以“苦心”人的身份出现,然而大多时候是好心办坏事)。(2)从肯定的角度立意:①一片“苦口”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②面对抉择,学会理智(青年人面对人生抉择,容易“发烧”;“大家”善意的提醒和忠告会让人学会理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超级演说家刘媛媛在她的《不作不会活》里曾说:“no zuo no die”,不作就不会死,但我今天想要大家记住的是“no zuo no life”,“作”是什么?“作”就是不安现状的瞎折腾,我这个人就爱“作”,我来参加《超级演说家》这个节目被我哥骂了无数次,他说,你就是没事找事瞎折腾,你又不是学表演的,你也不是学主持的,你一个学法律的参加这么一个电视节目,对你的未来有什么用?可能我就是爱“作”吧,我突然觉得每一天都重复的日子太没意思,所以,我就来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

勇于尝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胆的尝试相当于成功的一半,不敢尝试的人永远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莎士比亚曾说:“本来无望的事,大胆的尝试,往往能成功。”是啊,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也许还在树上生活;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还会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宰吗?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的生活也许还在黑暗中;如果人们没有尝试,也许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灭绝;如果人们没有尝试„„ 尝试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是成功的前提。契诃夫曾说过:“路是人的脚走成的,为了多辟几条路,必须多向没有人的地方走。”只有在别人没有探索过的领域,大胆的尝试,才会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当时有人驾着一辆漂亮的马车和它赛跑,火车落在了后面,并且把路基都震坏了。然而史蒂芬孙并未灰心,经过无数次的改进,终于形成了现今火车的前生。许多年过去了,马车仍以同样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铁轨上飞速前进。

如果史蒂芬孙当时因为火车的失败而灰心,那么哪来的今天高速飞驰的火车?正因为他大胆的尝试,具有不怕失败的精神,才造就了今天不可一世的火车。

9 失败来自于缺乏尝试。在成功者的眼中,尝试等于失败,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而在失败者眼中,失败不等于尝试,失败是一种打击,尝试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永远阻挡前进着的自己。 目标能够激发人的斗志,尝试却能开发人的潜能。一个人虽然有明确的目标,但是没有尝试,缺乏经验,最终一事无成。

尝试是需要勇气的,一个没有勇气的人是没有勇气去尝试的,何谈成功呢?

所以,让我们跨出勇敢的第一步,去尝试、去奋斗!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是围绕“作”还是不“作”展开的。构思时,要理解此处的“作”的含义,用材料的话理解就是不安现状,敢于挑战自我,尝试体验不同的人生。由此可参考以下立意:(1)肯定态度,一个人要不安于现状,要敢于超越自我,挑战自我,尝试不同的人生,谱写丰富多彩的诗篇。(2)否定态度,生命在于平稳中发展,不作非分之想,不去冒险透支生命。(3)辩证态度,稳中求进,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命运,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9.阅读下列提示,按要求作文。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你了解“生存”与“生活”的关系吗?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

参考例文:

人贵有志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就是志向和理想,人不能没有理想。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是生活。”一个人一旦没有了理想,那他就只是会生存的动物,而不是会生活的人。

对人来说,理想是一道阳光,没有阳光赋予生命的作用,地球会是一片死寂,毫无生机没有理想的人,会因为失去追求而碌碌无为,就像一只失去翅膀的雄鹰,身体再强壮,也无法拥有那片天空。 有志者事竟成。任何一位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由树立远大目标开始,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志向和理想就如同加速器,在放慢脚步时,提供了能量和力量志向和理想就如同划破黑暗的光点,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志向和理想就如同一扇窗,提供了了解未来的一双眼。一个人有了志向,生活就有了希望。司马迁在饱受屈辱后并没有放弃,他苟且偷生,默默地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摧残,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史记》,了却他父亲生前未完成的愿望。是什么支撑他走下去,又是什么带给他身村的勇气?是理想,是志向给了他光明。

着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写出了他一生中最着名的《命运交响曲》,他有理想,他要用音乐与世界沟通,用音乐把自己对钢琴的热爱传递给世界。这不灭的信心和毅力,都来源于他的伟大志向和崇高理想。

正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向何所底乎?

人有志,生活才有意义。

本文有以下两个优点:1.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作者开头即以孔子的言论引出全文,对事例的援引能从不同侧面加以挖掘,以简洁的语言揭示出内在的本质,从而丰富了材料的内蕴,形散而神聚。正反对比,深刻透辟;2.底蕴深厚,深远蕴藉。文章通篇引经据典,使文章有了宽广深厚的人文魅力,增添了浓烈的诗意、厚重的内涵。这种写法,增加了文章的文学味道,体现的既是写作的功力,亦是人生的境界。

【解析】试题分析:话题材料中引用了雨果的名言,其含义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理想。这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两种认识角度:一、理想对生活的重要意义;二、人在生活中应如何正确对待物质和理想。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确立中心,都要将人与动物的关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联系起来加以思考,深入地展开分析,才能切中题旨。参考拟题:诗意的栖居。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0 10.阅读这首小诗,写一篇作文。

林希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根据这首诗歌的含意,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诗歌内容与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参考例文:

成功源于脚踏实地

人们都说:“理想是一个人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也有人说:“理想是灵魂的光芒。”但当理想违背了现实,你又该如何取舍?是不顾一切放手一搏还是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当今社会中,有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们怀着满腔的热血与激情,开始为梦想拼搏。当这些离开了校园、离开家长庇护,犹如刚脱壳的雏鸟的青年们目睹了社会 竞争的现实与残酷后,开始怀疑理想,对理想的忠贞也随之变质。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个虚浮、焦躁的青年在妄想一夜成名、一步登天的“理想”下,一个个摔得粉身碎骨;他们一个个言辞犀利如剑,行动软弱无泥;一个个勇敢向“前”看,却全然不顾脚下是否是万丈深渊„„正如有的人为了“面子”选择丰厚的报酬时却没有 细想自己是否有这份能力和耐力,是否扛得住“丰厚”带来的压力?在“丰厚”与“可持续发展”面前,因“面子”放弃了原本可持续发展的大有前途的工作,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从“苦难”的第一步做起,初时为自己“丰厚而体面”沾沾自喜,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原来踩在云端,原来脚下是一片软弱的烂泥,直到摔得粉碎碎骨才追悔莫及。所以,不顾实际的高目标注定要失败、要付出惨重代价。好高骛远者,罕有成功也!

反之,让我们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例子:霍英东,发家的第一桶金来自起早贪黑的苦力工作---买沙子;比尔盖茨,从哈佛肄业后仔细观摩、了解市场,认真研究自身的优劣势,制定详细的策略和实施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最后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务实、勤奋、努力,才能铸就成功,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也许大家都听说过一个年轻人用一枚回形针换回一幢别墅的故事。这位年轻人在网上看到一则换购别墅的消息,他很喜欢那幢别墅,但由于家境贫寒,他暂时没有这个能力。但他并未放弃,而是在确定目标后选择了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方针,开始选用一枚觉得比较有特色的大块头的回形针,用它换回了一支铅笔,又用铅 笔换回了一个夹子,再用夹子换回一根蜡烛„„就这样,每次置换后他都努力使手中的资本增多一些。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获利就收,而是依旧坚持不懈地置换下去,白菜、汽车„„一步步向自己既定的目标靠近,终于,他成功的置换到了那幢心仪的别墅。可见,只要不放弃你手上的任何机会,只要不心急贪大,坚持不懈,每次进步一点点,脚踏实地,日积月累终有成功的一天。

所以,当你感叹命运没有垂青与你时,请别着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向前走,也许惊喜就在前方。

【解析】

试题分析:“土壤”之所以令人尊敬,“尘埃”之所以令人鄙夷是因为前者找准了自身的价值定位,找到了自己的恰当归宿,而后者则正好相反。那么,我们再往深处想一想, 是什么原因让“土”成为令人尊敬的“土壤”,又是什么原因让“土”成为令人鄙夷的“尘埃”?是对人的贡献!由此,我们不难得到启发:人的价值又何尝不是这样?有的人,身居高位,脱离群众,自以为高人一等,到头来变成一文不值的“尘埃”;相反,有的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实实在在的事,献身于事业,献身于大众,最终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可以得出以下的立意:

(1)须认清本质。是泥土就应附着大地,安心做好“土壤”,任脚步和车轮碾压,供草木果蔬等

11 生长;“尘埃”也是“土”,不应沉浮在空中,沉醉于飘飘然。

(2)须脚踏实地。生活,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做事,做实实在在的事,要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不可像“尘埃”,本来属于“土”,却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失却了自我。

(3)勿孤芳自赏。“尘埃”之所以难有作为,是因为本属于“土”的它孤立于大地之外,离开了整体。它不懂得融入集体,团结协作,一味强调自我,孤芳自赏。

(4)勿自以为是。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一成不变。也许原是“土壤”的你,会不知不觉如“尘埃”漂浮起来。须及时认清自己的本质,矫正人生航向,勿自以为是,迷醉其中。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似乎只是一首寻春的山水诗,写的只是春去的无奈以及在另一个天地里找到春色的欣喜。但是,拨开自然的春色,我们又能发现一片新的人生境界——人生的春天。当人生走过凛冽的严冬,就会迎来明媚的春天。人生的春的原野,就会繁花锦簇,生机盎然,所有的生命的激情,所有的人生梦想,都将在这里灿烂地开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珍惜生命中的春天

漫长的寒冬又一次悄无声息地走过我们如水的年华,于是,我们又告别了一个旧的年岁,春天的暖风将我们吹进了一个万紫千红、崭新清绿的世界。在这里,我们细看嫩芽新破,杨柳飘依;在这里,我们倾聆百鸟争唱,千虫齐鸣;在这里,我们品闻泥草芳味,万花吐香„„

能伫立在这个春天里观阅大自然苏醒的隽容,感受万物重生的喜悦,我们应为之倍感幸运,让我们放下心中所有的沉重与不快,敞开心扉,接受阳光的照耀,充分享受上天又一次赐予我们的美好,用心领悟春天为我们所带来的一切智慧。

站在这温暖明媚的春天里,突然觉得步履变得轻盈了许多,内心释然了许多,那些流淌在心中的伤痕,也清澈淡化了许多。我们要把当春天作一副能治百病的良药,将我们的顽疾交给它去治愈,让我们能稳健地走向此后的季节,不再那么病弱,不堪一击。

春天教会了我敬畏和珍惜生命。春天过了,可以循环再来。而生命要是过了,就再也不会有重生,就再也逢不着接下来的任何一轮美好的春,赏不着如画如幻的春景了,对世间万事万物都失去了那份原先敏感的知觉,从此与世无关,失去意义,不复存在。我们的生命很有限,因而也仅能经历为数有限的春天,而春天永远是那么的年轻美好,能为我们带来许多的欢乐。为了如期赴约下一个春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这份本来就很是短暂的生命呢?

同时,春天也教会了我敬畏自然,爱护生灵。每当我们走进自然,树木友好地向我们致意,并用繁茂的枝叶为我们送来清凉净气;虫鸟热情地为我们接风,并用清亮的歌喉送来迷醉的旋律。此刻,我们会感到十分的放松和愉悦,心中的愁郁顿然消停,身心完全沉浸在无忧无虑、开朗明阔的情怀之中。清新的大自然,魅力无穷无尽,如果你发现你身边缺少了魅力的所在,这时,不妨走进大自然,与芸芸生灵为友,促膝长谈,你定然会被这不可阻挡的魅力所虏,只想永远沉醉其中,不愿离舍半分。这样清新的自然,这般知心的生灵,我们又能找得出什么理由不去敬畏,不去爱护它们呢? 如果你感到疲倦了,请走进春天里,走进大自然里,那里是一个你可以免费栖息的窝,供你冥神憩息,蓄锐养精。

【点评】本文开篇描绘了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的春天,由春天的美好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于是放下心中所有的沉重与不快,释然那些流淌在心中的伤痕,接受阳光的照耀,珍惜春天为我们所带来的一切。下文紧扣“珍惜”二字,写感谢春天教会了我敬畏和珍惜生命,教会了我敬畏自然,爱护生灵。通篇洋溢着生命的激情,表达了对生命的春天的珍惜之情。语言流畅,构思严谨,不失为一篇美文。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提供的立意主要在材料的后半部分,即“人生的春天”。写

12 作此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立意:一是人生的春天是怎么样的,要把握住材料中所说的人生的春天的特点,明确人生的春天一定是繁花锦簇,生机盎然,充满生命的激情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展开想象描写。二是怎样才能有人生的春天,明确要迎来人生的春天,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努力。三是写出不同的人,有着怎样不同的人生的春天,最好选择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展开写作。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正能量”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现在,社会上对这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组织,乃至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这个国家、组织和个人的梦想也会慢慢实现 。

你对以上文字有何联想和感悟? 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答案】

让我们相信人性的正能量

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人性也并不总是那么的高尚。“小悦悦事件”、“彭宇案”都曾经一度让人们感到道德的迷茫:为什么好人得不到好报,为什么周围都是冷漠的目光?于是,有人沮丧,有人彷徨,似乎人们已经找不到方向,似乎社会已经失去了力量。但张丽莉、王世伟等六位龙江英雄的事迹一次次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社会也好,人性也罢,都有着像硬币一样的正反面,我们不要以为看到了一面就看到了答案,这个世界,有黑暗就有光亮,有失望也有希望。而这光亮与希望,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我们在报道中看到,当护士拉开窗帘,张丽莉看见照进病房的阳光,不禁由衷地感叹:“活着真好。”而在张丽莉、王世伟、荆百岁、谢尚威、高铁成、郭肖岐等人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阳光,那是人性散发出来的美丽光芒,也会让我们感叹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强。正如本报在27日推出的《发现黑龙江之美·大爱读本》对于六位英雄的解读,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心怀责任、目标坚定、乐观坚强、平凡可爱的特质,这些都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微茫,而在危难时刻,便会转化成闪电一样的力量。诗人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但其实,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无穷的能量。

我们相信,无论人的本性原来怎样,但最终的方向一定是向善向上,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也一定是善良。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而在前几天,著名教授易中天先生在来哈的讲座中,也一再强调,与其空谈信仰,不如坚守道德底线,而这底线的标准之一,就是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的实质,就是善良。这种人性的善良,用易中天先生曾经的比方,“就是全人类都能输的O 型血”,能够拯救道德的沦丧,能够温暖世道的寒凉。

无论是英雄挺身而出的义举,还是民众爱心涌动的景象,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相信,只要社会中的“正能量”充足,就一定会形成道德与爱的强大气场。而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最终一定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无尽的力量,无尽的希望,像水融入着水,像光簇拥着光。

【解析】

试题分析:引导语说得很清楚,了解了当时流行语“正能量”的含义,作文就好写了。此文话题比较严肃,适合写议论文。要分四层来写,第一层,可先略谈人的本性有两种成分:善与恶,如健康的细胞与不健康的细胞(比喻说理),然后引出如何扬善弃恶“凝聚正能量”即培养自己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思想情操这一话题,摆出观点:“生活需要正能量”。用引导语中的句子一句话把“正能量”含义点出。第二层,重点分析为什么“生活需要正能量”。分析说理,社会是个大家庭,每个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面而生活,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每个人才有幸福的生活,而和谐健康的社会,需要每个人自己输送“正能量”——“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照应前文),第二层,要吧谈谈如果“凝聚

13 正能量”,可先从每个人“自己”说起:读书,接触美好的事物,汲取先进的文化,感受健康的思想,培养美好的情操,此之谓在个人的心灵中“凝聚正能量”,可举例说明历史上一些伟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在青年时代注意“凝聚正能量”。然后由个人谈到社会,社会要多宣传美好的事物,多倡导先进的文化,健康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凝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第四层,文章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点题:“生活需要正能量”,提出希望,希望每个人都凝聚正能量,发挥正能量。

立意:

1.“正能量”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形象,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

2.“正能量”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幸福生活。

3.一个人的“正能量”可以让我们变得自信乐观向上,一个社会的“正能量”可以形成免疫气场,让道德保持健康。

结构安排:

(一)并列式

例如:《焕发正能量》

①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②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③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焕发正能量的内涵十分丰富——

就是要积极而不消极;自信而不恐惧;敢于面对而不逃避;善于建设而不破坏„„

①是高尚者的人生追求

②是企业家的发展愿望

③是政治家的社会理想

①是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

②是鼓动人们前进的风帆

③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奋斗的纽带

①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

②焕发正能量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

③焕发正能量需要天时地利的帮助

(二)递进式

(1)按议论步骤递进

焕发正能量

①是什么—

就是要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

②为什么—

就是为了鼓励人们走好人生路做最好的自己;

③怎么样—

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三)对照式

焕发正能量的人生——

总是积极向上的;

总是自信自强的;

总是敢于面对现实的;

总是敢于承担责任的„„

段内的逻辑层次安排的方法

(1)单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

述观点+单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直是腊梅挺立寒风的傲岸,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定。这就是焕发正能量。(叙材料)台州硬汉子方孝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14 忠心辅佐惠王;但燕王朱棣兴兵夺取政权,欲法周公而令其起草诏书。孝儒悲恸之声响彻大殿,宁死不屈甘作鬼,愤然提笔一直书,“燕贼篡位”我何留。(议论分析)冰样的坚贞纯洁,火样的激情四溢,几百年前谱写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正能量,至今还在历史的书页里闪耀回响!

(2)多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

述观点+多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重山重水芳草绿,烈风急雨坠叶香。当宏大的理想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就应该敢于焕发正能量,坦然面对现实,重新确立一个切合生活实际的新目标,迎接新的人生挑战。

(多则材料)王维失意唱“阳关”,韩愈被贬走“秦岭”,柳宗元被贬呐喊“苛政猛于虎”,刘禹锡被贬和唱山歌“竹枝词”,白居易被贬愤吟“浔阳江头”,苏轼被贬高唱“大江东去”。虽然,贬官生活宣告了远大理想的破灭,更宣告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议论分析)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抛弃昔日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他们敢于焕发正能量,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寻找新的定位,在豁达坦然中,走进新的生活,踏踏实实去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成功的光环却成了他们最真切的挚友。

分析论据的方法之一

因果分析法

逻辑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是因为„„ 正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关键: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假设分析法

逻辑思路: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

标志性词语:假如„„,那么„„ 如果„„,怎能„„ 试想、倘若

关键:围绕论点假设,虚实对比中强调论点。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老鼠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它先是警惕地环顾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通猛吃,吃完倒头便睡,从此过着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有时,老鼠也曾为是否跳出米缸进行过思想斗争与痛苦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明白就米缸现在的深度,自己想跳出去已无能为力,只能坐以待毙了。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答案】

心态改变命运

人生在世,往往不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很多困苦之事情,阻挡你前进的步伐。这时你便需要有良好的正确的心态,去积极的面对它,战胜它,从而走向成功;否则,就会成为失败者。这就是寓言“米缸里的老鼠”告诉我们的真理。

逆境,考验一个人的心态。就如同那只老鼠,掉入了米缸里,总是从一个安逸享乐的心态去告诉自己,米还能使自己跳出去,不用着急。它以这种心态来应对即将可能发生的可怕的事件,最后它想逃出米缸的时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在绝望之中死在米缸里。而那头掉入枯井中的老驴,在短暂的绝望后,迅速地调整了消极的心态,积极应对困境,用垃圾,一步步将自己升高,最后一跃冲天,逃出了枯井,成为神驴,而颐养天年。实践证明,逆境能检验出一个人的心态,不同的心态,其结果也就不同,因此,命运也就不同。

心态,决定一个人的健康。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来到了医院,看到一家单位在做健康体检。其中,有一个人的化验单上显示他得了绝症。这个教授偷偷的把患绝症患者的化验单换了一下。时间过去了一年,当一年后,两人再次来检查时,情况却发生了天反覆地的变化。原先有病的人由于人为自己没有任何问题而乐观地生活,绝症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而另一个患者却因为自己人为身患绝症而痛苦万分,从而消极地生活,最后真的的上了绝症。事实证明,好的心态,能够改变自己,从而快乐的生活;不良心态,足以影响自己,从而改变了命运。

心态,决定人事业的成败。两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社会上找工作。由于没有称心如意的职位,

15 两人决定自主创业。起初某甲的生意不好,而某乙的生意却很好。利润越来越多。后来经历了一次金融风暴,两家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可某甲却还是坚定不移地干下去,以乐观的心态,相信命运的转机,并积极地迎接未来的转机,而某乙却慢慢地丧失了信心,工作逐渐的倦怠和消极。几年过去了,某甲成为行业的大老板和事业的佼佼者,而某乙却只能靠干临时工来挣钱混生活。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心态决定成败,而成败决定命运。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它们无时无刻都在阻挡我们前行,而拥有一个良好的额心态,加上积极的努力,就会帮助我们将障碍一扫而光,然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心态能决定人生的前途,心态能决定事业的成败,心态能改变人生的命运,让我们树立良好的心态吧,乐观、积极地迎接生活带给的一切快乐,接受生活送来的一切考验,从现在开始接受和应对。

【解析】

试题分析:(1)老鼠意外地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而米,象征着人生的机会,也是人生的诱惑,当人太贪婪时,会付出人生或小或大的代价。人生需要拒绝诱惑与贪婪。

(2)对于老鼠而言,这半缸米就是一个考验,如果它想全部据为己有,其代价就是付出自己的生命。因此,管理学家把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称为“生命的高度”。

装满米的米缸对于老鼠来说,当然是幸运的,可幸运是一把双刃剑,一面是上升的机会,另一面则是沉沦的恶果。在理智上,我们都知道,当幸运突然降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握住时机,让生命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让生命向更高的地方扩张,但生活的辩证法却让一些人贪享幸运的果实,而斗志渐散,最终没能跳出“米缸”,让生命停留在了“米缸”中,完全没有了高度可言。

一、哲思妙语

1“坐怀不乱”“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2.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3.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而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4.人的成功,一半在于接受了诱惑,一半在于拒绝了诱惑。——席勒

5.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个心里感到诱惑就对诱惑进行反抗,而不会屈从于它人。——弗洛伊德

6.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才算达到了最完美的心灵健康。——培根

7.人生路上的种种诱惑,都是防不胜防。他们就如细菌一般无孔不入,腐蚀你的生命之树,让你陷入万劫不复之中。——陈懿

8.很多人不能明辨是非,常把机会当诱惑,又把诱惑当机会。

二、典型事例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4.作文(40分)

我们通过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认识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而逍遥的庄子,理解了“宁赴湘流”而不“受物之汶汶”的屈原;品味着王实甫的“晓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的泪”,见证了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纯真爱情;为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隐忍苟活”的司马迁折腰,更为喊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鲁迅而自豪„„ 请从以上古今中外的名人中任选一位,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

参考例文:

屈原,我想对你说

翻开一页页尘封许久许久的史册,抖落属于历史凝重的尘埃,他,身着兰草香服,眼神伤感迷离,拥着仅存的诗人的理想纵身一跃,消失在滔滔的汩罗江水中„„始终的始终那绝美凄凉的跳跃是历史的必然,而我似邂逅了他的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你的品行高洁至死不渝而欣喜,因为你

16 的凄美谢幕而悲怆。

屈原,我想对你说。

你,若每一个男子汉一般拥有远大的抱负,出身于贵族的你,成为楚王的大臣似一个必然的生命历程。于是于政坛,于国家,于人民,你想施展你的才华,前期受到楚王重用,后期却只得游于江潭,行吟泽畔。人生的巨大落差让你感慨世态炎凉,愤懑难以抒怀。楚王的昏庸最终葬送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于是你成了亡国之臣,抱着对政治理想的坚持走向死亡。

我说亡国之痛是难以挥别的,可是为何你要选择死亡?为民族灭亡而死是崇高而坚贞的,可为何你只看到一个楚国,只看到楚国之一国百姓?难道你的眼中就容纳不了异国百姓吗?春秋亦有孔圣人,在鲁国无法施展抱负,游列各国,传播“仁”之思想,创建私学,桃李芬芳。你有你的才华与抱负,为何不去造福更多的百姓,如此的价值不是更大吗?守着无道的楚王,压抑自己走上不归路,试问值得吗?

亦曾听说有人不解:你曾誓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你却徘徊于江畔,赴清流而不返,弃誓言于身后。你可知千年的风雨刮过,刮过多少文人骚客的一声叹息?你可听到千年的江水流淌,流淌多少平民百姓的伤心泪水?

但我明白,你如此选择,不是一种自我的解脱。你是不惜于毁灭自己,来为窒息之国度打开一扇真善美的窗户,来为困惑之万民定做一杆人性的标尺。

于是乎,你成了一种精神,,随碧水而流,流进千家万户,流进千万子孙的血液里。凝聚成了一种文化,凝聚成了一种中国人的骨气。

屈原啊,五千年的时空,你是人生画卷中的绝版,也许这一绝版是由于历史的悲怆,而正是这份悲怆才酝酿出中华不灭的脊梁。

今夜,有风飘过,屈原啊,我分明听到了你的哀伤。

这篇议论文正确地把握了材料的主旨,审题、立论正确,文体选择恰当。论据充实,能给人有益的启示。从整体布局上看,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完整严谨,过渡自然。从论证过程和方法上看,文章合理运用了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据充足、论证有力。文章审题准确,感悟深刻,思维缜密,结构严谨。

【解析】

试题分析:本篇作文很好立意,只需从名人中,选择一人,根据他(她)的事迹,运用某种写作方式,加以分析、写作即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

自信、自立、自强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是顶天立地的人物,不因困难而却步,不因权势而畏惧。君子应厚美德,容载万物,刚毅坚卓,发愤图强。作为当代大学生,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我们新的责任。自立自强,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当我们听到中国加入WTO 成功,北京申奥成功,神五发射成功时,心潮澎湃,满腔热情,深受鼓舞,为我们是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想用自己的力量来报效祖国。兴奋之余,但当回到现实,我们茫然了。贫困饥饿疾病等一系列的因素阻碍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身处现实的我们觉得无助。现实和理想的冲突让我们低下了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朋友抬起你的头来,不要气馁。如过你身陷贫困,让我们来看看洪战辉吧。这位“携妹求学12载”的当代大学生,深深的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让我们回眸洪战辉这12年的艰辛路程,命运对他是何等的不公啊:父亲是精神病人,母亲不堪重负离家出走,年幼的妹妹又遭厄运。13岁起,贫困和苦难就将他推入了黑暗的枯井。所有的担子落在持还是放弃?是坚强还是软弱?他选择了抗争,选择了决不妥协的自立自强!他,就象一只负重的蜗牛,怀揣理想,穿越风雨,从无望中走出

17 希望,从阴霾中见到阳光。

如果你深受疾病的折磨,那再让我们看看张海迪吧。她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获得了娇人的成绩。

古人同样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自强不息的实例。司马迁云: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m 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古人之圣贤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人的一生谁没有遇到过挫折,即使挫折给你打击再大,那又怎么样呢,它已经客观的存在了。我们只有选择抗争或沉沦。谁都知道沉沦的结果是自我的堕落和毁灭,我们必须选择抗争,才能走出阴霾,迎接生命的阳光。

孟子书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自立自强,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如果没有逆境的磨练,我们不会成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难道在你孩提时代会为了可能摔倒而不去尝试走路么,那你可是到现在连路都不会走啊。在坐的有不会走路的人么,没有。这就说明我们都有战胜困难的能力和勇气。那么再次挺起你胸膛迎接挑战。成功就在不远处。

时代呼吁我们,祖国需要我们,做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好,自立自强,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学业,成功成材,几十年年后你会发现你一生是那么的辉煌和热烈。当你再次看到祖国的创举时你不会再为怎么才能为祖国出力感到而迷茫。让我们紧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惜这句古训,或许神州X 号你就是总设计师。

【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1.一切生命都有尊严,都有存在的价值。积极心态是一种激发人向上的动力,是一个人成功的源泉。人各有所长,对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轻言“不成”,要善于根据每个人的优点加以应用。2.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要么最优秀,要么最合适。好的管理者能了解每个员工的特长,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舞台。一个好领导不一定是业务能力最强的人,但他一定是个懂得惜才、用才的人。3.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现在没人用。人要想成功,除了本身才华出众,心态良好,以及具备识人、识己的犀利慧眼外,还能借优势平台发展自己。不然的话,有能力的人也被逼堕落。

4.要自信、自立、自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孟德斯鸠说过:“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老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

请根据社会现状,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答案】社会教给了我们什么

不知现在社会上的一些“流行语”是否正确。许多正儿八经、遵纪之人,往往会被贬为“傻子”,诸如拾金不昧的言行,也常常有“无聊”、“没事儿干”之评。

孟德斯鸠说过:“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老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我读了竟至于伤感,不知如何接受„„细想,生活中那些最本真、鲜活的美丽,早已是断线的风筝,消失了„„我曾自顾自地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社会教给了我们什么?是人生之理,还是生存之道?或是别的什么?我不知道。安静点儿,少说话。

曾有这样一份报道:在某某广场上,人来人往,某女士遭到抢劫,尽管当时泣涕涟涟地哀求:“抢劫啊,抢劫啊,快抓住他”!周围的人却眼巴巴地看着,无动于衷,视若无睹。当110赶到时,问其去向,人们的回答八九不离十,“没看见”,“不知道”。这种风气,不说它风靡现世,最起码

18 的,讲它占据了“半壁江山”也实不为过;街头巷尾,老幼妇孺,处处不在。

虽然在《焦点访谈》中,评论家猛烈评击过这种现象,但这种“安静点儿,少说话”的风气依然盛行。人们依旧安份,依旧守己。也许,有个孩子这样说过:“妈妈,我看见了,他从小巷跑了,快去告诉警察叔叔。”但这份源自本真的纯净最终会被大众的“安静点儿,少说话”所压制,所扼杀。机灵点儿,走捷径。与社会对话,它会告诉你:机灵点儿,走捷径。

没错,“要想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就要走捷径”。这时小学的数学老师曾教给我们的。而在社会的指引下,不少人发挥得淋漓尽致;几块破旧木版搭成的小船,便可将渡海峡视为“走泥丸”;请局长涮一顿就可以“一路冲红灯”;送厅长一笔,连升三品也不成问题„„

不必多言,谁不想成龙成凤?说这条“捷径”可真够近的,足以把众多能人贤士远远甩在身后,自个儿喜迎花轿,高唱:“我成功了”!而真才实学之人便成了“傻冒”。

大胆点儿,冲过去。在喧哗的十字路口,高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道:努力建设现代文明城市。大人们日夜叫喧着:无规矩不成方圆。人人要做到遵守交通规则,相互谦让。但是,人车较勇的景象早已司空见惯。有人想:他不敢不停?又有人想:他不敢不躲?大家齐声喊:大胆点,冲过去。刹时,生命的主宰如同掷硬币般简单。不否定对天堂的恐惧,人们的脚步却一如既往地坚定。对此,我也只能抿嘴一笑„„

目光转向我们青少年,现在有许多学生追逐“韩流”,爱看韩剧。在韩剧中,那高雅的气质,温柔的言语,周全的礼节,严格的家庭传统让人向往,向大家展示了现实中无法寻觅的文明,唯美。这大概是我们喜爱韩剧的一大原因吧。

我想,在社会对我们的教育中,有一种让人酸楚的味道,那就是:“人皆为己”的思想变为一片阴云,一直在我们心头——挥之不去。而生活中那些最本真,鲜活的美丽,早已是断线的风筝——消失了„„

【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

1.前面的两种教育是理想的、理性的,给人的感受是真善美的;社会教育是感性的、现实的,给人的感受是残酷的。

2.前两种教育与后者的背道而驰,不仅体现在方式上,还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在家庭与学校里,我们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在社会中,人必须转为主动。

3.前两种教育是理论,而社会教育是实践,强调社会教育的实践性。

4.辩证看待后者的“背道而驰”,正确利用社会教育的反面作用。

5.将三种教育合流。从教育目的来讲,虽然这三种教育方式背道而驰,但殊途同归,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三者追求的目标一致,形成整体向上的教育合力。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7.仔细察看所给的图画,领悟其寓言,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19

【答案】

风雨不动安如山

佛家要的是一颗大慈悲的心,一颗不为外界所动的心。静心看世界,困境依旧是困境,在别人眼中如此,而对于你,一切都变得那么自然。

盲人因为看不见天险渡过了铁索桥,聋子因为听不见桥下奔腾的河流声也过去了。至于两个正常人,一死去一成功。成功渡过的那个人,正是因为她有一颗风雨都撼不动的坚强内心。

随波逐流终有悔,洁身自好留名号。

从古自今,中国经历过许多次分和。朝代的建立也不在少数。古人好清廉,喜安分。

每个朝代都有那么一股势力,随波逐流。用功利的眼光对待世间的平淡,可有哪一个留下传世佳作。而节省自豪洁身自好的学士们用真心对待每一件事,不虚伪,不做作。中国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人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名族精华。

陶渊明好平淡,好田园生活,追求自由,是忠诚是隐士。

世俗的诱惑引不起他的兴趣。蓝天白云菊花才是他所向往的。

于是,隐居的陶渊明以平常心征服了世界,留下了名号。

李太白一生壮志未酬,在宫中,皇帝每天令其作诗。李白在宫中期间写的诗多不胜数。而有所成就的寥若星晨。他的心被牵动了,而一颗被拉扯的心感化不了天下百姓,拥有这样一颗心无法有所作为。

李叔同,弘一大师,在其艺术如日中天的时候,毅然摒弃世俗,削发为僧。他舍弃家庭,舍弃事业,舍弃了自己用尽大半年拼搏而获得的名号。他追求不在此,最大的诱惑也无法撼动他那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强的内心。

不为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心向着目标,向着更为广阔的天空奋斗吧。

做人不要看别人脸色行事,要做什么就去做,不要让人生留有遗憾。走自己的路,办自己的事,保持一颗不为外界所动的心。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车到山前必有路。保持内心状态,对事以平常心看待,只要相信凡事都能解决,你就有一颗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炙热之心。

你也能风雨不动安如山。

【解析】

试题分析:面对困难(正反)有多少对象就有多少立意,但综合各个对象的才是最佳立意。

一个人最难克服的是心理障碍(丧命者);人生有许多缺陷和不足,我们要善于化劣为优,变难为易,机智地应对困难和挑战(盲人、聋人);只要心灵健康,任何困难都不能左右我们的行为,相反,如果心智不健全,完全听凭困难的摆布,我们就会失去自主,受人支配;应对困难要沉着冷静,谨行慎为(健全者)。

20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8.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 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岁月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

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答案】

细雨闲花的寂寞之音

缠绵琴音,清灵萧声,每每绕索心灵最深之处,唤醒排山倒海而袭的怆然之感,打开记忆匣子的铜锁,或笑,或泪,皆琴音之呼唤„„

绕情琴音不知飘往何方,音连绵,我却落入梦中虚幻的古城之中„„

或伫留在嫣然绿草的平原,感受那轻抚如丝的闲适;或飘向桃红柳绿的江南,近看那轻柔的流水;或奔驰在黄土沙漠的荒原,感受空中盘旋的思念,却泪流满面。

她是寂寞的。一柔弱窈窕之女子背负一切,远离大汉之土,带着家乡的希冀奔往遥远的大漠。风吹白了她如缕的青丝,风吹裂了她如蜜的樱唇,风吹破了幸福的梦。纤手拨动琴弦,挑起心中的思念。当西北黄土与大汉疆域融合时,她寂寞的惦记着千乘大汉,当西山余辉渐逝,大汉倾覆时,她寂寞地祈祷着„„

细雨闲花之音,牵动着王昭君寂寞的思念„„

她是寂寞的。一瘦弱黄花女子,对尘事的眷恋,手执红线的一头,另一头却早已无人。梨树下,青石旁,轻轻地拨起古琴之弦,一切幸福回忆心中而起,流下晶莹的泪,带着寂寞轻声吟唱“满地黄花堆积”的惆怅之辞。

细雨闲花之音,牵动的李清照寂寞的眷恋„„

他是寂寞的。少时举士,才华横溢,满怀政治抱负的他,却最终决然离去。谗言奸宦终究迫使他离开朝廷,却不能抹去苍龙的光彩。一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使他名留青史。伫立船头,摸弦起音,心中委屈、忧国之涟漪泛起,泪水坍塌,唯带着寂寞之心,投入汩罗水,寻求永生„„

细雨闲花之音,牵动着屈原寂寞的抱负„„

他是寂寞的。一代文豪却多次贬谪,一颗才气之心早已伤痕累累。黄州、赤壁因他的存在而变得璀璨。神游于其间,寂寞的他索然寻求异士同行,然却未有所得,一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而斩断愁思。抚琴作乐,扣弦而歌,琴音绕萦着寂寞的情愫。

细雨闲花之音,牵动着苏轼寂寞的旷达„„

音之所到,情之所绕,品着杯杯苦茶,唯有寂寞之感。

品文成公主、秋瑾之苦茶,悟得“休言女子非英雄,夜夜龙泉壁上鸣”的寂寞无惧;品李白、司马迁之苦茶,悟得“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寂寞坚持„„

缠绵琴音渐远,思绪却因杯杯寂寞苦茶而久久不能收起,潸然泪下,琴音带走雨中的一片寂寞。

【解析】

解题思路:千万种声音中,能触动内心世界的,必定是使我感受最深的声音。这道题立意不难,任何一种或几种声音,只要与“真正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相关就行,从正、反、实、虚各个角度立意均可。

思路设计一:自然界的实实在在的声音,风声、雨声、燕子泥喃、小麦拔节声;人的声音社会的声音,师长的教诲声、父母的叮嘱声、朋友的嬉闹声、“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的洞箫声等等,这些声音里,哪些是最触动内心的引发你无限遐思的声音,这些声音凭着什么特点,又是怎样让你动了真情,感受至深?从自然界的实实在在的声音,风声、雨声、燕子泥喃、小麦拔节声等角度由实到虚;从人的角度社会的呼吁角度,师长的教诲声、父母的叮嘱声、朋友的嬉闹声、“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的洞箫声等等角度,写出最触动内心的引发你无限遐思的声音。 思路设计二:

还有一种无形的声音,爱心和同情的呼唤,对于保护自然爱惜生命的呼吁,对于真挚感情的向往等

21 等,这些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要用心倾听。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相关作文

  •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1
  •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主要教学内容为在完成第一轮复习之后重点进行第二轮复习.继续进行高考内容的全面复习与重点把握.在本阶段复习中,以高考语文大纲和高考考试要求为依据,切实 ...
  • 高三语文教学得与失
  • 高三语文教学得与失 2011年高考山东语文卷沿袭了历年山东卷的风格,整体难度有所降低.高三的教学工作是紧张但有序的,回眸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如下: 一.制约本学科各轮复习的突出问题: 1.一轮复习中学生基础薄弱点过多,学习上不善于自己纠错总 ...
  • 高三二轮复习写作专题
  • 写作专项 (问题.启示.措施 ) 写作的主要问题 一.态度规范问题(书写.卷面.间距.移行.分段) 1. 卷面书写 (1)字太小,看不清. 措施: 占格: 1/2 或 2/3 (2)字母不规范,整体乱.措施:横平.竖直 .竖平行.字母饱满圆 ...
  •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配套学案第7章 写作训练 选"点"突破,练出实效 24.doc
  • 学案24 转换视角,别开生面 学案略语 长期以来,考生写记叙文几乎形成了一种定势:从"我"的角度叙述,而且"我"一定是作者自己.单调.狭窄的叙述视角,使考生走不出构思.想象的小圈子,无法上升到&quo ...
  •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 2015年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为迎接2015年高考,实现高考既定目标,结合本届学生的具体情况,力求做到复习有针对性,有实效,打整体战,特拟订以下计划: 一.复习时间安排 [整个复习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7月--2013年9月,必修 ...
  • 润物细无声
  • 润物细无声 一. 学校高度重视高三工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高三工作领导小组,随时关注和指导高三工作. 集全校财力物力人力支持高三工作. 实行分管行政.年级组长具体负责制. 二. 年级组具体工作: 进一步强化寝室管理.(差生,手机.科学作息 ...
  •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 第一轮:按篇复习:4月 (1)每节复习一两篇,如作者.背景.主题.结构.中心句.关键问题.字词解释. (2)文言文; 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第二轮习题训练法时间:5月上半月 收集近几年的全国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每天完成一张 ...
  • 高三作文训练初探
  • 高三作文训练不同于高一.高二阶段的训练,高一.高二侧重培养写作习惯 和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高三则需要培养综合写作能力,培养应试作文的能力.前几年,高三作文训练一般以给材料写议论文为主,但是1999年高考作文"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q ...
  • 高三作文训练初探
  • 高三作文训练不同于高一.高二阶段的训练,高一.高二侧重培养写作习惯 和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高三则需要培养综合写作能力,培养应试作文的能力.前几年,高三作文训练一般以给材料写议论文为主,但是1999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qu ...
  • 高三作文训练的几点想法
  • 高三作文训练的几点想法(讲座提纲) 一.按文体类型训练,力求文体特征鲜明 学生作文不重文体的现象很常见,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得分.为防止"四不像"作文的泛滥,平时必须加大规范文体的训练,写作一些经典的记叙文.议论文.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