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2012高考满分作文快递

初三作文-21200字

第二辑 2012高考满分作文快递

经营自己的长处

北京一考生 ▲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

——题记

如果我是山,就要站成一种威严,让山花灿烂,山风拂面,让山的每一处都渗透梦的语言,而不羡慕水的百转千回。

如果我是水,就要流成一种磅礴,让小船返航,鱼儿欢畅,让水的每一滴都拥有自己的方向,却不期待风的轻柔可人。

经营自己的长处,方能找到人生的方向,赏庭前花开花落。 簇簇锦菊,悠悠南山,陶渊明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似水,如梦。从小便有报国之志的他为做一清官,常是不顾辛苦,挑灯夜读,然而,在他做官之后,他却发现:官场黑暗,人人明哲保身,根本没有书中所讲、心中所想的那种理想社会。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应运而生:既然不是做官的料,又何必来到黑暗的地方,虽然“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但于此混浊之地难免受影响,不如早早离去,即使是十年寒窗苦读成虚幻泡影也在所不惜。在悲愤与无奈中,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官场,走向了他梦寐以求的田园生活,使自己的长处找到了命运的归宿。试问:如若没有陶潜之毅然,何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朽诗话;如若没有陶潜之决然,又何来今日的田园之盼。经营自己的长处,方能走向成功, 观天外云卷云舒。

茅草屋内,写字桌边,一位伟大的人物与世重现,一本旷世的巨著逍遥人间。曹雪芹出生于富贵世家,他从小便有鸿鹄之志。然而不想命运弄人,在他少年轻狂之时,家道中落,自己也孤苦无依。他曾想过重生,然而,三百六十行,竟无一行能适合他。他悲愤,他彷徨,但他却发现自己因年少饱习群书,才华横溢,为何不可弃武从文?虽穷困潦倒,家徒四壁,但他无暇顾及,他认为只要能活出自我,便可傲视天下。于是他埋头于创作之中,渴饮一瓢水,饥餐一袭风。终于,在他有生之年,自身长处得以发挥,留下了那部功盖《三国》的旷世巨著。

或曰:大观园何以溢彩?红楼梦何以流光?曰:经营自己的长处,成就今生的永恒。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短短也不过数十载,不要刻意地追求那些虚华的事物。只有经营自己的长处,发现自身的优点,并为之而奋斗,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书写出最美的篇章!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围绕紧扣主题的陶渊明、曹雪芹两个事例,有条不紊地条分缕析,理性客观,而不是空洞地进行说理,论述完整且深刻,主旨鲜明且突出。

★结构:全文以“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全文,思路十分清晰,逻辑性很强。

★语言:本文语言精美隽永,极具韵味;旁征博引,文采斐然。

方法借鉴

文章采用了中规中矩的议论文结构,简单、清晰、完整。这种结构非常适合考场作文使用。另外,文章的语言引用较多,使文采斐然,值得借鉴。

守 护

北京一考生 ▲

对于坚守岗位的火车巡逻员,人们的评价无外乎爱岗敬业、勤勤恳恳。我却认为他更像一位父亲——火车的父亲。他几乎是倔强地守护着自己的孩子,不敢出丝毫差错。他不愿、不忍、不能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

而天下的父母岂非都是这样守护着自己的儿女?我们无法得知火车巡逻员守护火车的年头,但能知道父亲母亲守护我们的时间——那就是我们的年龄。父母不顾自己的劳累,每天把所有的关爱倾注于我们,想要给我们创造最好的环境。 而作为“火车”的我们,可曾向他们鸣笛致意?

有多少人没有父母给自己洗脚的经历?孩提时代,尚年轻些的父亲母亲端来一桶热水,轻轻地朝你脚上泼些。略烫些的水把脚逗得痒酥酥的, 热水在桶中快乐地打着旋儿,蒸汽模糊了他们低下的脸,而你可曾看见他们弯曲的背脊?可曾知道他们守护你的心意?

有多少人没有受伤后被父母训斥的经历?咿呀学语的幼儿已长成活泼可爱的孩童,玩耍中给自己添上了一道伤口。你本想去父母处寻得慰藉,不想惨遭痛斥。你委屈得几乎掉下泪来,气愤得转身就走, 而你可曾看见他们藏在鱼尾纹中的几滴晶莹?可曾知道没能守护好你时他们流血的心?

有多少人没有被父母送去补习的经历?调皮的孩童转眼变成了翩翩少年,而节假日的时间却被补习班挤占。你本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却又不得不扎进书山题海里。巨大的压力在父母身上爆发,剑拔弩张之间,他们的巴掌许早巳落在你的身上。你摔门而去的时候, 可曾看见父母鬓角的根根白发?可曾知道守护者的心痛过你的皮肉?

一个世界的太阳正升起,而另一个世界的太阳开始西移。我们一年一年地长大而父母一秒一秒地老去。他们为你的铁路清理碎石,甚至顶住将要滑落的巨石,你的前行畅通无阻,可曾回头望望执著守护你们的他们?他们所期盼的或许不是火车向他们鸣笛致意,他们只想听见火车快速开动的声音,只想看见火车头上冒出的蒸汽,只想知道火车顺利抵达一个个站台的消息——终于不负了守护者的责任。 火车开向远方,守护者急急的脚步也追不上。火车,你是否忘了,垂垂老矣的守护者需要你的守护?转个弯回去接上疲倦的守护者,守护着他们开向阳光——相守一生,相护一世。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文章将以“父母之爱”的角度来阐释“守护”这一主题,通篇以护路员守护铁路为喻体来比喻父母对儿女的守护和付出,再以生活中的细小琐事来一步步表现主题,内容丰富且真实,因此情感真挚而动人。

★结构: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来构思,先总写了父母对儿女的守护,然后以三则生活细节来表现父母之爱,最后在总写,并将笔锋一转,写出儿女渐长、父母渐老,儿女更应守护父母,这样就形成相互守护的环形结构,很见作者的用心。 ★语言:本文语言不求华美,毫无堆砌辞藻指出,叙事娓娓道来,质朴自然却又处处动人。

方法借鉴

文章表现“父母对儿女尽心守护”这一主题,避免了大话套话,避开了空洞的抒情,而是选用了三个看似琐屑的生活细节,这种贴近生活、以小见大的写法,确实更利于情感的表达,也更易使人感动。

寂寞而宁静的守候

北京一考生 ▲

老计是寂寞的,寂寞得就像一个轨道旁的标记;老计是不寂寞的, 他心中自有天地。 寂寞分很多种,有的很紧, 慢慢地将人生压缩成虚无;有的很静,在寂静中与心灵对话。 就是这样的路轨,二十多年前,一位诗人安静地躺在那里,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他心中寂寞的城坍塌了,那山冈上美丽而负伤的麦子孤独地在风中摇摆。强大的孤独感袭击了他,黑色的海水淹没了他。他被寂寞打败,他走不出心中的城堡,守不住生命的孤冷。

和海子不同的是,瓦尔登湖畔的梭罗,却是自愿来到寂寞之中。他讨厌喧嚣的城市、嘈杂的人群、无休无止的你争我夺。他做出了一个选择,将生命交给自然,在与自然孤独的对话中完成了生命与快乐的对接,完成了一个寂寞的漂亮的腾跃。

我想老计原是想走出这个偏远的边境,他对人群的向往曾与我们一样的强烈。但是当他在寂寞中守候了多年以后,他好像不那么讨厌寂寞了。他每天沿着路轨,迎着朝霞,踏着冰雪, 巡视着一条铁路线的安全,他觉得他离不开这些了。 广袤无边的荒凉在他面前展开,黑夜白昼的轮回在他眼前上演,有关青春、梦想、 幸福的概念在慢慢发生变化。他真的离不开这些了,他开始有点喜欢了,他觉得自己就是这里的国王。

我们都是寂寞的人,无论金钱的潮水淹没多少次,无论荣誉的鲜花掩埋多少次,我们都逃不掉寂寞的绑架。有人选择了逃避,有人选择了抗争,但是聪明的人选择享受,享受孤独,享受来自心灵深处的那份宁静。

说穿了,人生不过是一次旅行,旅行是否开心不在于你坐了多么豪华的车子,在于你面对所有的风景时所表现的态度。黄健翔说:人为何活得累?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假装着君子,思谋着裙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有时还要装孙子。人不能没有追求,但无限膨胀自己的欲望,到最后还不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老计,不过是深山里的一个最普通的火车巡逻员,生活简单,内心确是如此的满足。他欢快地走在铁路沿线,向每一列经过的火车敬礼。我相信他在敬礼的一刹那,满足感是我们很少能够匹及的。他用寂寞的守候完成了生命最单纯的演出,他守候的不仅仅是一条铁路线,也是一条不为人知的生命线。

为什么他的快乐很多人都得不到呢?也许是我们索求太多,对太多的东西不满意,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态度是生命质量的瓶颈。如同黄山上的迎客松,如果他像悲观的人那样总想着逃跑,总抱怨着命运,而不是随遇而安,随安而乐,那它就是一棵该死的树。 老计寂寞而快乐的守候告诉我们,微笑着面对荒凉吧,就算我是一棵胡杨,也要让自己的根须在无限开阔的地下以寂寞的姿态蔓延到心灵的水岸,这就是生命的姿态。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 文章立意紧扣试题材料,十分精准。首先以海子、梭罗两例一反一正的论述十分有力,紧接着联系现实的分析层层深入,摆事实、析问题、找原因,论证气势强大,不容置疑,逻辑感强。

★结构: “紧扣材料——提出主旨——正反论证——联系现实——总结上文”,结构完整清晰。

★语言: 全篇语言流畅自然,藻饰不多,但是深刻简练,震动人心,感染力强。

方法借鉴

文章素材选择极其成功,并采用正反论证,以海子无法冲出寂寞终卧轨自杀为反例,引人警醒,同时又以梭罗冲出寂寞为例,让人明理。另外,文章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引人深思。

草色要看近却无

天津一考生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诗意很好理解,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绿色;可当人们走近时,却发现绿色淡了,甚至肉眼都看不到。从文学的角度评价,韩愈的诗句是美的;但我觉得,退之先生的这两句诗用来概括生活中的某现象也是再恰当不过的。

人们都崇拜英雄,希望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刻,英雄能挺身而出。但失望的时候多,英雄似乎只出现在遥远的地方。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广为流传。在呼啸的汽车冲向学生的一刹那,她用纤弱却有力的身躯搭起一个安全的岗亭;“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感动千家万户,在铁片击中血肉之躯后的76秒,他以美到极致的动作完成了由凶险到平安的摆渡。人们仰望张丽莉,因为在这个“个人至上”的年代,她的奋臂挥手形象地诠释了师德的最高境界;人们钦敬吴斌,因为在这个道德与责任日渐稀薄的年代,他忍痛减速泊车的镜头是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最好说明。“最美”二字,是对他们的最高奖赏,更是对无疆大爱彻底回归的呼唤。

有时人们也会生发这样的慨叹,为什么英雄只在远方?我的生活中何日英雄突现?心情可以理解,但认识不能说没有偏差。很多人认为,只有作出做出惊天动地大事的人才是英雄,只有媒体铺天盖地宣传的人才是英雄。用狭隘与拔高的标准衡量,真正称得上英雄的屈指可数。实际上,“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百姓。设问一下,如果张丽莉没有遭遇车祸,如果吴斌没有遭遇夺命的铁片,这两个人是不是可以称为“英雄”?很难回答。我们的社会还没有进步到,可以把一个不在“编制”内的教师,把一个平凡的司机和英雄联系在一起,哪怕你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是一个行车十年无事故的优秀员工。

罗曼·罗兰说:“英雄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借用来评价张丽莉、吴斌很贴切。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张丽莉和吴斌,只是因为他们离我们太近,就如初春雨中的小草,被方方面面忽视了。英雄就在身边,可我们却一直在呼唤英雄,寻找英雄!多有意思的悖论!

“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小鱼的发问是天真的,所以不可笑;“英雄在哪里”,成人的发问是愚蠢的,当然就是可笑的,而且可笑之极。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 文章立意紧扣试题材料,十分精准。首先以海子、梭罗两例一反一正的论述十分有力,紧接着联系现实的分析层层深入,摆事实、析问题、找原因,论证气势强大,不容置疑,逻辑感强。

★结构: “紧扣材料——提出主旨——正反论证——联系现实——总结上文”,结构完整清晰。

★语言: 全篇语言流畅自然,藻饰不多,但是深刻简练,震动人心,感染力强。

方法借鉴

文章素材选择极其成功,并采用正反论证,以海子无法冲出寂寞终卧轨自杀为反例,引

人警醒,同时又以梭罗冲出寂寞为例,让人明理。另外,文章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引人深思。

小事情•大智慧

天津一考生 ▲

生活中,简简单单的事情总会很多, 但带给我们的思考太多太多。于平凡中见伟大, 于平淡中见真味,于简单中收获不简单的智慧。

材料中的大鱼显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一句“水怎么样? ”让我们感受到了另一种潜在的哲理与智慧。

水,与我们是多么的亲近,但当我们的手从那静流中划过时, 我们却只认识到了它的使用价值,我们很少会想到将它与人生态度相联系, 将它与为人处世之道相比较。然而, 我想就在这至柔至善的水中一定藏有更为丰富的人生大智慧。

一块苹果,普普通通,我们都知道要纵切,每每习惯于这一个简单的动作,但 “横切苹果满天星”,我们却每每忽略,使我们急于享用这块苹果?其实,使我们没有利用双眼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这也是一种智慧,隐藏于简单之中的玄机。

一位长者,向他的弟子问道:“你们知道用什么食物可以最快地将屋子填满? ”他的弟子听后,急忙去找稻草, 一捆又一捆地塞到屋里,累得满头大汗。这位长者笑道:“ 一盏灯足矣。”

其实,生活之中, 类似的事情我们总会遇到, 惯性思维让我们将思维只集中于眼前的我们常见的事物上。一朵花的芳香也可以溢满全屋,这也是一种智慧,隐藏于习惯之中的奥秘,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刷新,丰富„„

无论这个事物多么平凡与普通,无论我们所处的环境多么纷扰与喧闹, 无论我们的心困惑还是烦闷,我们都要认真地去对待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琐事,仔细地思考,会有更多的感悟,更多的大智慧。

无论这个事物的构成多么简单与平常,我们都不要忽略它,因为每一个事物的存在都不仅是我们视觉的认识, 简单之中也有大智慧。可以是另一种全新的方法,可以是境界更高的人生选择。事物或大或小,但智慧的分量都足以使我们的 心灵受到一次熏陶与感染。

智慧的挖掘需要我们用一份平和的心态,面对司空见惯的事物不厌烦, 面对简单的事物仍去重视。我们总会喊道“好没劲啊! ”那是因为我们的心在被打扰,静能生慧,当我们聆听到花开的声音时, 我们已经悄然不觉地接受一种智慧。

认识一种智慧不难,难的是我们在追求快节奏的生活中无暇顾及简单的事物,但其实,更重要的不是去怎样寻找智慧的影子,而是始终拥有一份智慧的心态。

于简单之中的不简单的智慧,会让我们懂得更多, 学会珍惜,学会品味,学会于平凡中见伟大, 于平淡中见真味。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人生的大智慧!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 题目设计很见匠心,对比性强,十分醒目。文章取材新颖别致,“苹果横切满天星”“一盏灯填满全屋”都是在小事中彰显大智慧的事例。后文说理层层深入,富于层次感。

★结构: “引入主题——联系材料——事例论证——联系现实——层层说理——总结上文”,结构完整而清晰。

★语言: 全篇语言流畅自然,藻饰不多,但是深刻简练,表达生动,感染力强。

方法借鉴

文章取材新鲜准确,避免了取材老套、千篇一律的不足,值得借鉴。这也要求考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有意识的积累时新的素材,以备考场作文只用。

不要忽视你的水

天津一考生 ▲

子容云:“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 比丘尼对求佛之人云:“你忘记了炼心。” 刍议云:“不要忽视你的水。”

游鱼生活在水的心里, 呼吸着水的呼吸,却不知水为何物,正如不见柳动不知风起,希望成佛而不知炼心,因为熟悉而忽视了水。

不要忽视你的水,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生活也若此,正如那朴素纹路能成就青花韵。无生活之“水”,便无那“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之冷笔清唱, 若无生活之“水”,又怎会有《秦腔》这文学史上沉重寂寥的喟叹?若无生活之 “水”,哪里有那《舌尖上的中国》的葱白柿红韭绿,怎会引发吾曹“拾樵供岁火,贴牖作春书”的文人情怀?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画圆的火车, 每个人都会剪影那些不同的枫叶不同的红, 每列火车更是会经过看潮生滔的高点,也会驶过仰峰破云之低位。但又有几人留意,年年岁岁花不尽似, 岁岁年年人亦不同?

宦游之筝,跟着线轴回家之时,是否注意过被子里早已铺满了阳光?被子亲吻了阳光, 更是亲吻过母亲的心;“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可当回家的时候, 总有一盏灯燃着,总有一扇门开着,总有一颗心等着。不要忽视这些生命中的水啊,滴滴都教会每只鱼儿感恩。

当然,人生的天平上不忽视与过度重视从来不是等价的。过分关注生活的毫厘,反而可能差之千里,更是无法成就望云卷云舒之胸怀。颦儿便是过分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展不开眉头,泪上花枝见血痕, 终落了个青冢黄昏;而反之, 周总理却因为不过分拘泥小节而以君子人格行不言之教,以大丈夫人格做难为之事。

不要忽视你的水,做一只知水的鱼吧!须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何况吾生所依之水?

不要忽视你的水,做一只知水的鱼吧!唯有知为前提,方知感恩, 方是三才合一,扬清弃浊之始。

不要忽视你的水,做一只知水的鱼吧!水方能灌育文明,方能发源如山脊梁,方能成就雪莲般纯净之魂魄!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 文章以引用开篇,联系试题所给作文材料,提出主题,写作内容多为生活细节,虽无完整的事例素材,但全文并不给人空洞之感,相反,文章内容充实,意蕴丰厚,具有强烈的文化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结构: 本文采用了随笔这一文体,故而在结构上并未精心设计。纵观全文,每处文字均是围绕“不要忽视你的水”这一核心展开,形散而神聚。

★语言:旁征博引,极富美感,句式错落,语言灵动,打动人心,感染力强。

方法借鉴

语言美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亮点。本文的语言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名句,这些名句如一粒粒的明珠嵌入文中,熠熠生辉,为文章带来丰富的文化气息,使意蕴隽永,同时也彰显出作者丰厚的文学积淀以及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敬畏那滴水

四川一考生▲

上善若水,是多么智慧的比喻啊!它抓住了一切善性的本质特征。那一滴不起眼的水珠,确实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所以露珠在阳光下的草尖上熠熠生辉、晶莹剔透。这是一滴水,它没有滔滔大河的声势,没有汩汩清泉的灵动,也没有静静古井的深邃。可是,它也可能经历过曾经沧海的怒吼:或凝聚在天山之巅,融化后一路欢腾入溪流,入江河;或被引流灌溉,蒸发到天空,尔后凝成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洒落在大河上下„„

那么,当我们握着一滴水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心存敬畏吗?

它,固然没有显赫的身份,没有名流的炫目名片,没有富商大贾的香车宝马,也没有令人回眸的轻裘大氅。它,只是普普通通而且极易被蒸发掉的水滴。正因如此,世俗的人通常以为微不足道,可以随意洒泼而毫不痛惜。自然也无心关注它们蕴藏着的真正价值,就静止孤立地叫做一滴水。

让我们智慧地思考吧!去探索这一滴水曾经的奉献,曾经的历练,曾经的辉煌和心存的执着的信念。

曾经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幸存者,后来也如一滴水般默默无闻甘当普通职工,连自己的孙子都不知道他曾经的辉煌。前不久,也有媒体报道过一名教师,他天天推船接送学生,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着自己的韶光,直到两鬓斑白还依旧是一名山村教师。

历史长河里滚滚流淌的何尝不是滴滴水珠的组合体!哪一滴水会镌刻自己的名字而求后世永不忘记呢?孔子说“逝者如斯”,我想,不仅仅是凭吊逝者无声无息吧?万流朝东为何永不停息呢?一滴滴水总是义无反顾的汇流其中是因为它们有共同向往的理想境界,有坚韧执着的信仰。大海的壮阔激荡才是他们奋斗的终极目标。那些璀璨的一滴水,引领着万千归流,在浩浩荡荡的奔流前行中,不断的摔打锤炼。江河永不停息,英雄层出不穷,主流永远奔向前方。

历史的长河中确实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豪杰,影响着历史潮流的前进。可是沉心静思:如果脱离了那融为一体的滴滴水珠,英雄将一事无成,只能是平凡的一滴而已。

我们渴慕英雄,敬仰英雄,希望成为英雄,自然也就应该更加敬畏那些平凡无奇的一滴滴水。因为,是它们共同成就了英雄的辉煌业绩,共同推动着历史的巨浪翻卷前行。希望做英雄,同样不因是平凡的一滴而懊悔、沮丧。

敬畏那滴水,,愿做那滴水,甘为那滴水。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 文章选用事例不多,仅有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和默默奉献的山村教师,且均为略写。除此之外,均为说理。但作者在说理时,巧妙的使用了象征的手法,文章处处在说一滴水,但是深究下去就会发现,其实处处在说人生,此为本文巧妙之处。 ★结构: 文章以一滴水作为线索,全文围绕其从一滴水的曾经、现状以及其和整体的关系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语言: 全篇语言流畅自然,有些语句营造的意境开阔,较为大气,虽显雕琢之痕,但瑕不掩瑜。

方法借鉴

文章整体采用了象征手法,表面看在写一滴水,实则在写人生。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文章显得意蕴深远。

水之理

四川一考生▲

人手并非绵密的结构,天生三十六七度的体温,内在决定着要想“握着”一滴水,是非常困难的:温度会让水蒸发,重力会使水流淌,久握会叫手酸麻,即使不遇“趔趄”,也是握水难,留水更难。

然而,生活中谁会在意一滴水的得失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假象,使太多人从不看重一滴水。易得的东西,人们不会珍惜。易失的东西,人们不愿挽留。偏偏水,尤其是一滴水,恰恰既易得,又易失。

可是,一桶水是由一滴水汇成的。失去一滴水,理论上就开始失去一桶水。终有那么一个时刻,无数个丢失的一滴水,构成了流失的一桶水。那时才想起珍惜,就徒有后悔的泪水。就像地球上是有着丰富的水,甚至地球的别称就叫“水球”,但它也经不起地球人的滥用。一滴滴水的滥用,一条条河的污染,已经使地球人惊讶地发现, 水,已经不再是滋养生命的琼浆,倒像是戕害生命的毒液。

水的内涵丰富在于,它涵养万物而不张扬,自寻方向而不迷茫,善找出路而不固执,貌似柔弱而无坚不摧。然而水的所有高贵品质,却是点点滴滴汇集而成的。只可惜,深藏于平庸中的高贵, 常常以唾手可得或司空见惯的假象,蒙骗着头脑简单的人们,轻易就从他们那本来就稀松的指缝中悄悄溜走。

哦,滴水与机会,何其相似!前者包含着万物的前世今生与七彩斑斓,后者蕴藏着未来的无数可能与峰回路转。前者通常平淡无奇,极难被人发现;后者大多很不起眼,极易被人忽略。前者即使被握在手, 也难被紧紧握住;后者就算是砸在眼前,也极易被无准备的心智放跑。前者只有在十指紧握、心无旁骛的手里,才会尽可能地长留;后者只会在随时准备迎接、一旦抓住就绝不放开的手里,才会被及时开发并充分利用。

古希腊哲人泰勒斯说,“水是世界的本原”。两千多年后,德国哲人黑格尔称赞此说“具有一种思辨的普遍性”。我国哲圣老子也激赏水的高贵德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是凡人,似乎难以说出哲理,但我们似乎也可以说:水与人生, 滴水与机遇,懂了一个就能懂另一个。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文章从“握水难”谈起,指出水易得更易失,暗示人应该珍视易失的东西。继

而谈到滋养生命的水、蕴含哲理的水,最后以泰勒斯、老子的名言收束全文。

★结构: “总——分——总”式结构,完整清晰。

★语言: 全篇语言流畅自然,藻饰不多;些许引用,陡增深刻;整体读来,感染力强。

方法借鉴

文章从人手的特性决定其难以握住一滴水开篇,继而谈到一滴水可汇成一桶水,人必须珍视滋养生命的水。此处作者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文章避免了平铺直叙,有了些许波

澜,增加了可读性。

捧起一滴水

四川一考生▲

一滴水就是一个世界,水生万物,上善若水。人, 从水中来到水中去,在水的随物赋形的禅意中,人类能看到生存的大智慧。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滴水可以包孕宇宙最朴素的思想。水中有复杂而简单的人生,水中有淡定而热烈的情怀,水中有深邃而浅显的玄机。一滴水 是普通的,但是谁也离不开它。水是神灵之物,人类对水应该满怀敬畏,爱惜它, 保护它,懂它。

一个简单的微笑是一滴水,它折射的是人类的友善和关爱。上帝让我们存在,不是让我们无休止地去抱怨,而是无论风雨冰雪,都笑对人生, 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孝顺父母,不如天天给父母一个微笑;尊重师长,不如每次见到都问好; 善待他人,不如给他们一个春天般的笑容。有微笑就有爱,爱可以消除隔膜,融化 冰雪;爱,可以让社会更和谐。曾几多时,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曾几多时,微笑充满了金钱的味道;曾几多时,微笑仿佛销声匿迹;曾几多时,处处冷若冰霜。 微笑,一不小心,我们就丢失了它,找不到它。这可能是生活中一个很小的事件, 但是再小它也是一个开始。水生万物,微笑创造世界,冷漠却可以轻而易举将它毁掉。

一个简单的电话是一滴水,它折射的是对父母的孝顺美德。一个电话,花不了多少钱,费不了多少时间,却能让父母在千里之外欣喜若狂;一句问候,平常的犹如淡水,却能在父母的心湖荡起情感的涟漪。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望眼欲穿;上班族早起晚睡辛苦打拼,疲倦让他们忘记了远方的牵挂。不是生活改变了你,而是你改变了儿时的单纯和热爱。不要让一滴冷水渐渐汇成江河,将自己与亲情隔开在两岸。我们有的是时间来等待,但是我们的父母再也等不起。呵护这滴水,珍惜这滴水,不要轻易将它摔碎。

一个简单的搀扶是一滴水,它折射的是社会文明的程度。搀扶老人过马路,搀扶老人上台阶, 搀扶老人上公交,多么简单的举动,不用费太多精力,不用花太多时间,却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助一臂之力。谁曾想,有朝一日,扶起跌倒的老人,谈虎色变,人人都从老人身边冷漠走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老人在流泪,彭宇在流泪。是谁,违反了规则?是谁,不小心将一滴水摔碎?

手捧一滴水,手捧一滴真情的水,手捧一滴人类道德之水。小小的水滴,却包含了道德世界的所有内涵。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对每一滴水的敬畏与珍爱,不要让我们的一个趔趄,将人类文明的希望摔得粉碎。不要小看一滴水,失去了它,你就失去了全世界。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 文章立意紧扣试题材料,十分精准。所选素材多为日常琐事,以小见大,分别从友善关爱、孝敬父母、社会和谐的角度对文章主旨进行了论述。

★结构: “总——分——总”式的结构,结构完整清晰。

★语言: 全篇语言自然质朴,少加雕琢,叙事气定神闲,娓娓道来。部分语句,凝练深邃,耐人寻味。

方法借鉴

本文的结构十分清晰,从作文题的材料入手,用精炼的语言引出主题,再以“一个简单的微笑是一滴水, 它折射的是人类的友善和关爱”“一个简单的电话是一滴水,它折射的是对

父母的孝顺美德”“一个简单的搀扶是一滴水, 它折射的是社会文明的程度”三个分论点对文章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十分清晰。

常人·天才

上海一考生▲

鲁迅曾说过,天才大概是有的。天才是植根于民众提供的肥沃土壤之中,但天才与普通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可能正是对待心灵中闪过的微光的不同态度构成了两者的不同。大多数人舍弃了这突现的微光,而天才抓住了。如果人们只是从天才的作品中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并自怨自艾,那就无所事事,终其一生;但如果有人能从天才的微光中获得启迪,并进行思考,仍有机会成为天才。

每个人都有心灵闪过微光的可能。微光是一种突现的灵感,是一种偶现的奇思妙想。鲁班被草割而发明了锯子;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证明了浮力定理„„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我们都有可能经历,也都有可能闪过微光,但我们大多数却将这微光舍弃了,只是因为它是自己的,只是因为这些是太司空见惯的小事。

每个人都有将心灵闪过的微光放大的机会。但大多人数都给自己这样的借口予以放弃:不可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是华夏子女千古以来的梦想。但在古代,怀揣此梦并想实验成功的人,一定会被人讥笑,似那忧天的杞人,欲空中造楼的愚人。因为不可能,微光被舍弃了。

古诗文名篇,我们已诵读不少,渐觉其理其采自己亦可为之。但若真正让自己下笔,却总觉得少些什么。当你月夜独处之际,能否吟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乡愁;当你羁旅天涯,能否诵出“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牵绊;当你怀才不遇,能否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慨„„浅显的语言,直白的情感,是否曾是你我心中闪过的微光,只因为它是自己的,只因为它不可能成为杰作,我们便将它舍弃了。

鲁迅,我们愿意称他为天才,他的批判性思维警醒了一代代人,现在大陆的熊培云、台湾的杨照、时评界人士梁文道等知识分子在他竖起的旗帜下继续前行;爱因斯坦,物理天才,但他的“相对论”却在当代被科学实验质疑。天才并非不可逾越,微光也并非一现而不返。

对待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我们需要的是抓住,是珍惜,而非舍弃。当我们从天才的作品中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我们所做的也应是思考,因为这会是让我们与众不同的微光。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 本文抓住材料中天才与常人之间对待“心灵的微光”的区别入手,先引用鲁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的观点作为开头,引出自己的观点,指出“正是对待心灵中闪过的微光的不同态度构成了两者的不同”。然后阐述自己对“微光”的理解,将之界定为“一种突现的灵感”,“一种偶现的奇思妙想”,并用排比句的形式以鲁班、牛顿、阿基米德为例论证,举例非常恰当。然后分别以古人的“奇思妙想”和古诗文中的“文学灵感”为例,指出常人总是舍弃“微光”的弊端,再以鲁迅等天才为例,指出天才总是能够抓住“微光”。

★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式的结构,完整清晰,中规中矩。 ★语言: 全篇语言文笔流畅,语言通顺,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方法借鉴

本文开篇处理较好,以引用的方式开头,引出自己的观点,提出文章主旨。此外本文的

论证比较严密,一反一正,对比分析,思路较为清晰。

相信自己·警惕“同化”

上海一考生▲

在天才的作品里,我们常常会看到曾经被自己舍弃的微光,我们舍弃它,因为它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与别人的相比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但是,正因为它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才让它变得如此独一无二,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微光,相信自己,警惕被“同化”。

相信自己,相信微光。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自己的想法,有时也会与别人的不一样,甚至与整个社会的想法不一致,但“与众不同”并不能成为我们抛弃自己想法的理由,对别人的盲从与对自己的不自信让我们一次次失去成为“天才”的机会。当你看到别人将你曾经的想法变为现实,而你自己又无所作为时,你是否也会感叹当时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呢?

马克思在宣传自己的唯物论时也受到许多方面的阻碍,特别是来自宗教方面冲击,当时的人们坚定地认为自己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了一切,但马克思相信自己的唯物论是正确的,上帝创世论是荒谬的,现在,事实也证明了马克思的观点。试想如果当时马克思在与宗教的对抗时,不相信自己的唯物论,那么也许今天我们还相信上帝是这个世界的主宰。由此看来,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相信脑中那闪过的微光,这也许是你成为天才的关键。

警惕“同化”,奋勇创新。

何为“同化”?“同化”就是盲目地跟从别人的看法,具体地说,就是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保持与别人一样。“同化”可能使这整个世界的大同,人们都没有新的想法,毫无创新可言,社会没有新鲜血液的涌入,这将直接导致整个世界的停滞不前。

纵观我们生活的社会,“同化”现象比比皆是,虽说“公务员热”使一个岗位有一百人在争取,可报考公务员的人还是逐年递增,这些报考公务员的人脑中可能会有过微光:做考古学家,做探险家……可是这些想法最后都变成了公务员,仅仅是因为社会上人们普遍认为公务员是最佳的工作选择,渐渐地所有人的想法都变成了这样。也许他们本可以成为出色的考古学家,探险家,可最后只能在一年又一年的考公务员中来回穿梭,一直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所以我们想要成为天才,就要另辟蹊径,警惕被“同化”,不断创新,走自己的路。 自己的东西,正因为它是自己的,它不属于别人只属于自己,所以才更显得如此珍贵,那是区分天才与平庸的人的重要标准:天才坚持它发扬它,而平庸的人舍弃它,最后又追悔莫及。俗话说,天才就是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别人没有吃过“螃蟹”,并不代表“螃蟹”不能吃,不好吃。

相信自己,相信脑中闪过的微光,警惕被“同化”,中国一样可以有乔布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本文在立意上另辟蹊径。抓住材料中常人之所以舍弃微光是源于“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一句,将立意定为“相信自己,拒绝同化”,在千篇一律的“抓住心灵的微光”中脱颖而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结构: “总——分——总”式的结构,分论点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层次感。

★语言: 全篇语言文笔流畅,语言通顺,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方法借鉴

本文思路清晰,尤其是采用了分论点的形式,将中心论点进行了分解,从两个方面(“警惕同化,奋勇创新”“相信自己,相信微光”)加以论证,使文章层次井然,观点明确,论证有力。

不要舍弃那一瞬微光

上海一考生▲

面对自己心中闪过的微光,有的人舍弃之,只因为那是自己的东西,从此注定平庸;而有的人却保有之,因为他们知道每一瞬微光都是一份机遇,于是,他们成了天才„„ 不要舍弃那一点微光——微光,在起初黯淡而贫弱,却潜藏着无穷的能量,最终散发炽热而耀眼的光芒,它就是灵感。灵感就是那一瞬的微光,在经受打磨后变得饱满而丰盈,诗人便给了它这个美丽的名字,微光。

没有微光?不。生命的长河缓缓流过,沿途总会遇到别样的风景,那一瞬瞬微光也总会隐在那里。所以我们从来不缺少微光,缺少灵感,只是我们总任由那微光一闪而过,不曾想过要在它闪现的时候抓住它。后来,生活又回归原初,回归平庸,我们仍然是平凡的生命,丝毫没有因为曾经闪过的那点微光而有所改变,孰不知我们失去了一次次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任那一瞬微光逝去,舍弃它,凡人终究不会成为天才。

于是,我们需要改变,不要舍弃那一瞬微光。天才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超越了常人,变得更有价值。微光虽然浅浅的、淡淡的,但天才并不会因此搁浅它,天才会坚信,微光的生命力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更恒久。

这让我想到了《陆犯焉识》的作者严歌苓。她把祖父的影子投射在主人公陆焉识身上,反映的是她的家族史,更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哀。这份灵感是她在回忆祖父的过程中闪现的,但她没有舍弃那一点微光,而是用笔记录下来,诉说一份高贵的做人治学的态度,摈弃社会的功利与投机„„她不是天才,却和天才一样有价值,只因那一瞬微光。

天才不仅仅能够保有那一瞬微光,更能让这微光的光和热更耀眼,更炽热,激发更多人心中闪过的微光。他们的伟大,就在于把微光的价值无限扩大。微光便从此不再黯淡和贫弱,却蕴藏巨大的力量。

著名的思想家陈寅恪先生,其一生便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他在王国维的纪念碑铭上题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词,这是一种灵感的迸发和萌生,但陈寅恪先生却抓住这一瞬微光,终生以此为治学准则。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成为无数知识分子的人生标榜,延续和发扬微光的光亮。微光,已不再是那黯淡的微光。

庸人和天才,其实都只在这一瞬微光之间,忽视和珍重,舍弃和保有。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保有那一瞬微光,把微光的贫弱炼化成有穿透力、有价值的光芒。也许我们不能成为天才,但只要我们抓住微光,抓住灵感,人生会更有价值。

不要舍弃那一瞬微光,这就像乌云遮住了太阳,当一阵风吹过,只要你还睁着眼,太阳依然在你眼前„„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本文先解析材料,将“微光”界定为“灵感”,极合题旨。然后指出天才和庸人的区别正在于天才不会“搁浅”微光,天才会坚信“微光的生命力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更恒久”;先后列举了严歌苓和陈寅恪为例印证之,从而得出我们要“珍重”、“保有”心灵的微光的结论。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式的结构。

★语言:全文一气呵成,论证有力,逻辑严密,而且文采斐然。可以从中看出作者深厚 的文史底蕴和超凡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

方法借鉴

本文先后列举了严歌苓和陈寅恪的事例,这两个事例十分典型但并不常见,可见作者具有一定的文史功底。作文的选材就应该选用这样的材料,避开千篇一律、人尽皆知的老套材料,唯有如此方可赢得高分。

善意为你我开启一扇门

重庆一考生▲

当你朝我微笑的那一刹那,即使我心如磐石,也会为你动容;当你向我问好那一瞬间,即使我气愤恼怒,也会为你舒展笑颜。因为善意为你我开启一扇门!

对陌生的你我来说,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便如那春日和煦的阳光照进了彼此冰冷的心中,融化了一切坚硬寒冷的武装,打开了心灵的枷锁,为你我开启了一扇欢迎的大门。

人性本善,只是现在太多的污烟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害怕与恐惧便为我们架起了一道道防线,此时此刻,一次微笑,一次问好,一次握手便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正如那名肉类加工厂的工人一样,是他的善意的问候,拉近了他和保安的距离,给了他一次重生的希望,他的问候换来了他人的帮助,也救了他自己。

善意给你我开启了一扇门,即使你我陌生也倍感亲切,阳光仿佛透过我们的身体,照射到我们的心灵,那颗热血勃发的心便如金子般耀眼。

在美国一位富人,他总是担心别人抢夺他的财富,对别人从来不信任,又吝财小气,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话,一天,他在街上散步,遇到一个小姑娘,他和他迎面走来,小姑娘对他微笑,眼睛里充满了笑意。他顿时觉得这个小姑娘仿佛如天使般美好,那个微笑简至堪比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么纯洁,后来他经常出去散步,为了经常能遇到那天使般的小姑娘,小娘娘每天都会对他微笑,他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和身心的放松,卸下了全身的戒备,从来没有人对他那样微笑,后来,他去世了,遗嘱的受益人居然是这个小姑娘,这时,全镇都轰动了,人们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记者也来采访,她说“我不认识他”,原来是小姑娘的微笑让这位富人感到了温暖,感到了人间的爱。说完小姑娘笑了,人们顿时明白。

虽然感情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但是在这里小姑娘的微笑却赢得了巨额遗产,赢得了他人的心。

善意是荒原,蕴育着的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善意是泥土蕴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善意是水潭,蕴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让善的种子撒向各地,让善的光明普照万家。

善意给你我开启了一扇门,即使你我从无交集,也感亲近,它融化了一切坚冰,穿透了层层心防,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感动。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本文立意不凡,开篇直奔主题“善意为你我开启一扇门”,中间以生活礼节拉近人与人的距离、美国富人的例子加以论述。尤其是作者联想到你我陌生也倍感亲切,从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独具慧眼的构思立意,深邃的目光着实让人钦佩。

★结构: 层层深入的论述,使文章富有层次感。

★语言:本文语言十分讲究,或简洁精炼,或精警绝伦,或清新自然,都投射着一种灵 动,融入了作者一份浓郁的情怀,读来韵味无穷。

方法借鉴

本文的结尾使用了博喻的修辞,极大的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同时也深化这文章的主旨。同时结尾处形成排比的严整句式,也彰显着作者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最美是那一声问候

重庆一考生▲

工作累了,免了那一声声问候;

生活忙了,忘了那一声声问候;

人心冷了,烦了那一声声问候;

可又有谁清楚的知道,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世界才春暖花开;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人间才处处充满温暖的气息;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大地才风光无限。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得以将你从死亡的边缘拉回。

一个公司该有多少员工啊,就像花丛中无数只翩翩起舞的五彩蝴蝶,可是他们都忙着采蜜,就算是相见过无数次的同伴也不互相问候。而只有你,每天上下班都问候门卫,“您好”“明天见”,多么简单的几个字,也只有你每天坚持说出。

所以,当你被关进冰库时,当你在死亡的边缘挣扎时,外面有一个人在苦苦寻找你,就是那个你天天问候的人——门卫,把你从悬崖边拉回。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得以让你的心中春暖花开。

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你,坐在路边,俨然生活的重负已使你早已不堪重负,你望着眼前一个个行人,无人愿意停住脚步,好不容易看到一双脚,充满期望的抬起头,还没有看清模样,那人早已离去,只留下两行失望的泪。

直到有一人向你走来,他停在你的面前,你还是鼓起勇气看着他,仿佛他就是你的救星,他在身上搜索了一遍,但还是一无所有,就当你正准备低下头时,他一把抓住你的手:“兄弟,对不住,我身上没有钱。”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拉近了你我之间的距离。

老师,你原是我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一个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你工作的信念,你的宗旨是把每位学生培育成国家栋梁,所以每次看到你,我都躲开,我的胆小羞涩,使我连叫你一声的勇气都没有。

后来,我第一次鼓起勇气问候您,您开心的抚摸我的头,那是我像您喷在手心的小孩,以后每次见到您,我都会开心的上前问候一声:“老师您好”,我俩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您从那个我不敢触摸的太阳,成了我拥抱的母亲。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本文立意深刻,极合题意。所选素材贴近生活,联系现实,如面对乞讨者、问候老师这两个事例均为生活中的平常之事,这些事例使文章的现实感、亲切感增强。 ★结构: 总分式结构,清晰明了。

★语言:本文语言整体清新明丽,读来不乏美的享受,融入了作者一份浓郁的诗意情怀,韵味无穷。

方法借鉴

本文的一大亮点在标题。标题以呼唤语的形式出现,表现一种赞赏、推崇的心情,既切合材料,又饱含寓意。考场作文的标题先声夺人,也能为文章增色不少,但拟题时要注意从原材料出发,暗含主旨,切不可故弄玄虚,因小失大。

疯子与竹林

重庆一考生▲

竹林是疯子的孩子。初夏的晨雾,在繁郁的竹林上方飘逸,像是静谧的田园、寂静的山村未醒的梦,竹林此时正在享受的吮吸着甘甜的雾,而疯子正在梦中。

疯子把家建在竹林的怀中,那绿墙青瓦,木窗木檐,全是疯子亲手创造的。竹林也是疯子一株一株植种的。他像一位慈祥的父亲,一直庇佑这方净土,让竹林一天天越发葱茏。 听母亲说,疯子是不疯的,可后来竟一夜神经错乱,至此也没清醒过来,而这一片竹林是疯子未疯前种的。我不明白,疯子忘了一切,却为什么没有将这片竹林忘掉,而是更加爱护他们。小时候,上学的路就在疯子的门前。疯子家前院种满了果树以及一小片竹林,而后院则是满满一园子竹林。

我说竹林是疯子的孩子是有原因的。

春天里,有些秃了头的竹子更显得格外脆弱,这时,疯子就手提着他那把破旧的弯刀,一步一步踏着青石砌成的台阶,走进竹林里,双手背在身后,把拿着弯刀的手放在最外面。一遇到秃了头的竹子,他便停下来,那舒展的眉头一下便皱成纸团似的,他放下弯刀,用他长着老茧的手摸着竹子的腰肢,好像在安慰竹子,不要伤心,他蹲下身去,把竹子周围的野草一株一株的拔去,扔得远远的。他站起身来,回头看看竹子再往前走,看到秃了头的竹子,动作又重复。可当他遇到长得生机勃勃、竹子下还长着竹笋的竹子时,他会裂开了嘴,露出早已掉了好几颗牙的笑容,高兴得像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口里念着一些我们听不懂的东西。他就这样一干就是几十年,却从不知道疲惫。疯子是真的爱那片竹林。

而对于竹子来说,这位父亲显然是十分合格的。于是,为了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懂事的竹子总是比别人家的竹子长得茂盛,颜色永远是最苍翠的,阳光下,就像一大片闪着翡翠般清澈之光的海洋。竹子在春季,生命力变得旺盛,他们也开始养儿育女,也许就在今夜,春雨悄然降临时,第二天疯子便会惊喜的发现,竹笋像新生儿般纯朴地对他笑,疯子就会用小铁锹挖几株回家作午餐,当然,大多数时候,疯子是不会的,他更多的是用泥土轻轻将竹笋围绕,以保护他长得更加茁壮。而到了夏天,当别家的村民感叹叫嚷着天气闷热时,竹林却敞开了怀抱,将无毒的阳光挡在了窗外,让疯子一直感到阴凉。秋天到了,门外那几棵果树在欢快地叫着父亲,那一颗颗饱满的果实正是回馈疯子最好的礼物。

如今,疯子老了,被孩子接进了城里,然而那片竹林,那几棵果树,还有那座破屋,都在等待,它们望向通往城里的那条路,希望能迎来父亲拄着拐杖,蹒跚归来,因为还要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报答父亲的付出。

可爱的疯子父亲,您听见了吗?您的孩子们还在呼唤您的名字,等您归去。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本文写“疯子”是竹林的“父亲”,他像照顾孩子般细心呵护这片竹林;竹林是“疯子”的“孩子”,用常年的苍翠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对“疯子”的慈爱,对竹子的“孝敬”描绘得生动感人,将“疯子”与竹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生动地传达出来。

★结构:本文为散文,采用的是线性结构,即以疯子与竹林的情感为线索建构文章。 ★语言:本文语言整体优美细腻,明丽生动,充满诗意。

方法借鉴

本文全篇采用拟人手法。文章之所以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运用拟人手法,将“疯子”与竹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生动地传达出来。当然,细致生动的描写,也是重要因素。

志存高远

山东一考生▲

少年是国之命脉,虽然双肩仍略显稚嫩,如今不足以成大事,但是人生的志向早应在心中根深蒂固。目光短浅,只能苟且一生平庸度日。志存高远,才能引领我辈走向巅峰! 孙中山先生之言,字字透着责任和使命,句句浸满对我辈的期冀和嘱托。我们已经十八岁了,却还觉得自己是个孩子。遇到挫折会哭泣埋怨;成长受阻就放弃前进;沉溺在父母辛苦打造的温室里,却不知疾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若要成才,必当立高远志向,经一番彻骨严寒。青春飞扬的年纪,我们不应做娇贵的玫瑰,而应做坚韧的腊梅。冷风苦寒,我自志向坚定;艰难困苦,我自屹立不倒。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总理在13岁时就立下了这样热血沸腾的志向,并将此志向当成奋斗一生的标杆。他为中华崛起操劳奔波,成为一代伟人,受尽人民爱戴。鲁迅

先生25岁时为唤醒沉睡的国人,断然弃医从文。蔡锷将军14 岁中了秀才,18岁就发动自

立军起义„„谁说年少只轻狂?立志行事,破难成才。志存高远,才知道肩负了怎样的责任;志存高远,才清楚挫折困难只是沧海一 粟;志存高远, 才能产生奋斗的动力。无志之人无方向,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终虚度了光阴,平庸了年华。

当黄岩岛争端“硝烟”四起,当钓鱼岛问题波澜不平,当贪污腐败屡禁不止,当偷盗抢掠频繁发生„„我辈能安然享受舒适安逸的生活吗?能继续沉迷网游苦练刀塔吗?能继续溺在父母的保护圈内做王子公主吗?能继续没有目标过着原地打转的生活吗?不能!我们是国之希望、家之脊梁,是满怀豪情的一代人。 先辈们为国为家浴血奋战的场景,我们不能忘。如今衣食无忧的日子是一代代人坚定目标打拼出来的,我们亦不能忘。立志了,一定要坚持。未立志,更应当唤醒自己,确立远方。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先生用热血表达爱国情怀,因为爱国爱人民,他从医苦学医术。因为爱国爱人民,他弃医从文, 用犀利文字唤醒沉睡懦弱的国人。鲁迅一次次呐喊, 一次次执笔写下激扬文字。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为的便是那心中不灭的家国志向。

志存高远,排除万难。“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将不是梦想!有志者, 事竟成。先立志,后行事。没有方向,谈何远方;没有动力,又谈何起航。

年轻的我们,问问自己,志在何方。告诉自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本文主题紧扣试题材料,立意颇佳。用孙中山、周恩来、黄岩岛、鲁迅的事例对主题加以论证。选用的素材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也有紧密联系时事的,有力的论证了主旨。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式的结构。素材安排使用了并列式结构,清晰、完整、明白。

★语言:本文语言流畅自然,少加雕饰,清新质朴且铿锵有力。

方法借鉴

本文结构清晰,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构谋篇布局,中规中矩,文体鲜明;对用作论据的四则材料使用了并列式结构,条理清晰,论证有力。

向上!人生路

山东一考生▲

引一曲高山流水,登高眺远,望大江东去,浑浊的江水拍打着生命的浪石,溅出滚烫的

热泪,而此身尚存,则此心不死,落日孤鸾,褪下了华美的外衣,唯有不断攀登,才能到达生命的顶峰!

这是一次登山之旅,山路险峻,登山者是一群年轻人,山路上有绚烂的缤纷野花,登山者有些眩晕,他们流连于这里的美好,嗅着迷人的芬芳,驻下了脚步。

钟声起了!刺破拂晓的宁静,更振奋了攀登者的心,这一刻,斗志昂扬的人群里迸发出生命的力量,克服困难,猛力向前,不向艰难退缩,将汗水踏在脚下,渗进泥土里,散发出坚持的芳香,这恢弘的气势令整座高山为之汗颜!

若说血与泪通向成功所必须承受的,那么攀登者路上的荆棘更是完美的充当起了垫脚石的角色,尽管他会让你很痛,然而痛过之后是感激,少年不知长河万里天,却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轻易的放弃了当初坚持的。

仰于高山之巅,享受这一片刻的安逸,渺瀚的天空上是如血的夕阳,访如涅槃的凤凰,在欲火中重生,必须要经受撕心的痛,而克服这种疼痛的唯一方法,就是克服重重困难,超越灵魂本身。

仰于高山之巅,铭血泪之史,奠成功之石,以迅雷之势勇猛的刺破苍穹,划出赞与歌的悲壮,在嗜血的芬芳中通过艰难险阻,步于青云壮志,为生命燃起夺目的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奋发向上,不及掩耳地颂这人生之诗。

人生是一段无止境的旅程,如飓风起于青萍之末,需要经历千百种困难,并为之坚持,泅渡成功这条河流,蜿蜒成生命的高度,劳步身遂先事,担当己任,在人生之路上奋力向前! 向上吧!人生路!在渺渺长空中吟唱旷世奇歌,为自己的生命奏响辉煌的交响乐,吟盛世长箫,天际征鸿,百鸟成行忽擎起,挥起连波的旗帜,不负艰辛,才能在人生的秀野里踏青。

向上吧!人生路盛世的节拍已奏起,只能你去谱写人生赞曲,弃软弱,倡刚强,做新社会的弄潮儿,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舞坚强之躯,敢于攀登,擎起火红的花朵,向上吧!人生路!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本文主题紧扣试题材料,立意颇佳。本文在表达主题时,并没有使用大量的事例,更多的是使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但并不显得空洞,因为作者的议论深刻,使人振奋;而抒发的情感,极为真挚,使人感动!

★结构:论述层层深入的纵向结构,使文章具有层次感。

★语言:本文语言精雕细琢,极其优美,使用的修辞和手法较多,文采斐然。

方法借鉴

文章的语言极富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本文的语言之所以出众,是因为其使用的大量的修辞,如比喻、拟人俯拾皆是。大量且巧妙的使用修辞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文章的文采,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只为心中的梦

山东一考生▲

唐代诗人李咸用曾经说过:“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多自强。”苦难是人生的一次洗礼,经历苦难但依然坚守心中志向的人,必将成就非凡。

遭受宫刑,生不如死的司马迁,依然经受住极刑,著成《史记》。只因为他怀着“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壮志,在极刑面前淡然自若。 因为他富有坚

韧不拔、坚强不屈的精神,为了那崇高而光荣的事业坚韧地活着。 他的著作《史记》更被后人冠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史记》无愧于担此美名,这是司马迁倾其一生的心血啊!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他历经苦难但依然坚守,这必将造就他的非凡成就。

国难当头之时,在众人为自己的命途谋划之时,岳飞,这位精忠报国的英雄,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几次上书,坚持抗金,他为了国家的命运,坚持不懈,浴血奋战。即使最终他为奸臣所害,但他却赢得了天下百姓的爱戴。“天曰昭昭! ”写不尽他心中的悲愤。他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他以黎民安危为己任,坚韧不屈,杀敌尽忠。一曲壮歌,何以唱尽他的忠魂啊!岳飞的梦是国泰民安,为了这个梦,他奉献 了自己的一生。人生如梦,敢问当下那些为了私利不择手段的贪官污吏,你能看一看、你敢想一想岳飞的赤胆忠心吗?

没有双臂却可以用双脚弹奏出华美的乐章。刘伟,他感动了中国,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里,有他醉人的琴声。当命运之神无情地夺去他的双臂时,他没有低头,他坚强地昂起头颅,向命运抗争。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人生在世,没有人不经历苦难。苦难降临,你视它如机遇还是万丈深渊?苦难,是一次化茧成蝶的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历痛苦、挫折、压力、心酸„„这时你是否还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刘伟,他用自己的传奇经历,告诉我们,记住心中的梦想,坚持到底,终有辉煌的一日。

革命先驱孙中山曾说:“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追求理想的道路永远不会平坦的。若要理想之花绽放,则必要用经历磨难的汗水来灌溉。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只为自己心中的梦!

满分得分点 精评

★内容:本文以引用的方式开篇,引出主题,继而以司马迁、岳飞、刘伟作为论据对主旨加以论证,最后回扣试题材料,再次点题。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式的结构。素材安排使用了并列式结构,清晰、完整、明白。

★语言:本文语言朴实自然却也鲜明生动,虽不事雕琢但绝不苍白。另外,作者还在追求语言的深刻性,文中不乏富有哲思的语句,增强了文章的深刻性。

方法借鉴

本文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开头和结尾。作者引用式开篇,由一句唐诗引出文章主旨,自然流畅。结尾处回扣了作文试题所给的材料,并再次点明观点,既使主旨更加鲜明,也形成了首尾的呼应。


相关作文

  •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及满分作文集锦
  • 小编导语:高考作文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所占分数比较大.考生要想写好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并非一日之功.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2012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我们一起来饱览高考满分作文风采,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更多 ...
  • 2012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理想不死
  • 在滚滚红尘之中,深陷物欲的泥淖,重温理想主义者的只言片语,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平息,关于2012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内容详情如下. 2012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理想不死 8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年老的诗人陆游咳嗽着从床上坐起来,点燃灯火,他的目 ...
  • 2012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
  • 2012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选段) 一个油漆工因没有本分的只做好自己受托之事,在帮船主涂好油漆之余,顺便补好船的漏洞,结果后来竟意外的救了雇主的孩子,带来意外之财. 人的一生,总会收获很多看似意外,其实必然的惊喜. 中国的房地产,十多年来, ...
  • 2012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 2012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谁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呢?若放在房地产行业来看,似乎没有谁甘愿如此.因为,大家都想做那个被鼓掌.被关注的英雄. 上市,是众多房地产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上市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意味着财富增加, ...
  • 2012年重庆卷满分作文:品尝高考
  • 2012年重庆卷满分作文:品尝高考 品尝高考,就是在品味一段酸.甜.苦.辣的人生. --题记 最后的战役 时光如飞鸟在草地上投下阴影,响箭在天空中划过倏忽而过的弧形,一切无影无踪.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我便要投入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 这是我 ...
  • 2012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2000字)
  • 2012江西卷高考满分作文:不断追求,不断进取
  • 2012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范文随手的爱 (3)
  • 2012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及评析
  • 2012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守得云开见月明
  • 2012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守得云开见月明 曾做到这样的题目:孔子强调'矜而不争'是否有违现代的竞争观?我思忖了一会儿,只觉得这是老人家留下的现时代的大智慧. 同沐在一片日辉下,同枕一样的星河入梦,而人的本能却不断地告诉自己:要比别人多一份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