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初三作文-2800字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 年" ,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 年" 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 年" 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 过年" 。

年三十,也就是" 除夕" 。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 元宝" ,年糕音似" 年高" ,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 团年饭" ,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 鱼" 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 富裕" 和" 年年有余" ,象征来年的" 财富与幸运" ,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 压岁钱" 。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 接财神" 。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 光年" 。

春节

【春节的由来】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习俗】

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贴年画,守岁,放爆竹,长辈给压岁钱,食俗:蒸年糕,包饺子……

元宵节

【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

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习俗】

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踩高跷、舞狮子。。。

清明节

【由来】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习俗】

祭祖、扫墓、荡秋千、蹴鞠 、踏青、植树、放风筝。。。

端午节

【由来】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各本其源,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屈原说最受认可。

【习俗】

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七夕节

【由来】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习俗】

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七娘妈”。。。

中秋节

【由来】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习俗】

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来历】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习俗】

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

腊八节

【由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 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习俗】

喝腊八粥,吃腊八蒜。。。

小年

【由来】

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地方日期不同,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 ,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

二。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习俗】

祭灶王,扫尘土、贴窗花、贴春联、当洗浴、宜婚嫁。。。


相关作文

  • 情人节的由来及习俗
  • 今天是情人节,我也来凑个热闹,说说情人节的由来及习俗. 什么是情人?众说纷纭: 感情分为爱情.亲情.友情,而情人的感情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感情,情人不同与妻子,不像恋人,是介于爱情与友情之间的那种特殊情感,情人会给你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 情人 ...
  • 端午节的由来
  • 端 午 节 一.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是三个重 ...
  • 602端午 小学中队活动方案
  • "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班会 长沙小学 602中队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今年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
  • 过年放鞭炮习俗由来
  • 中国人过年放鞭炮习俗由来已久,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从"年"的来历上谈起了. 民间的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q ...
  •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习俗
  • 重庆仁人教育 1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习俗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 年"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大约在公历 ...
  • 关于清明节的习俗和由来
  •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 ...
  • 端午节班会教案
  • 走进端午 启智一年级 郭凯文 活动目标: 通过使同学以独特视角.创新做法和真情感悟,培养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加更多的世博知识,增强对祖国的情感,增强从我做起,支持世博,参与世博的主人翁意识,确立为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人生目标一. 活 ...
  • 中秋节由来及习俗
  •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 ...
  • 端午节的由来
  •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