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苏溪亭]

初二作文-600字

苏溪亭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 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与《兰溪棹歌》相近。苏溪在浙江义乌县附近。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的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正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倚阑人的形象。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的那人是谁呢?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象《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这位倚阑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思的是什么呢?“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虽是眼中之景,却暗喻着心中之情: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一汀烟雨杏花寒”,正是“春事晚”的具体描绘。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景色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不尽的哀愁。如此写法,使无形之情因之而可见,无情之景因之而可思。宋人贺铸《青玉案》词里的警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能就是受到这首唐诗的启发的。

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徐永年)


相关作文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的词集赏析及翻译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的词集赏析及翻译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的词集赏析及翻译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1)常记:时常记起."难忘& ...
  • 常记溪亭日暮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常记溪亭日暮
  • 回想起年轻时的那天 --<如梦令>改写 江苏省常熟市谢桥小学六(3)班 顾亦佳 指导老师:黄惠娟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是郊游的好天气.记年轻时的那天,我也同样是去郊游,我划着小船,来到溪边的凉亭内观赏这绝妙的夏日美景. 首 ...
  • 常记溪亭日暮
  •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改写 江苏省常熟市谢桥小学六(3) 朱芷阳 指导老师:黄惠娟 常常无法忘却小溪的凉亭旁边那次郊游的奇遇. 在一个夏日午后,阳光明媚,蓝蓝的天上画着几朵白云,你看这朵,多像一只温顺的绵羊呀,我独自 ...
  • 常记溪亭日暮
  •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改写 江苏省常熟市谢桥小学六(3)班 刘一成 指导:黄惠娟 邮编 直到现在,我仍然忘却不了那天在溪边凉亭的欢愉和找不到回家路的焦急 记得那天,我来到了溪边的一个亭子中游玩,观赏着小溪流水,听着那 ...
  • 改写[如梦令]
  • 一个初夏的傍晚,李清照独自一人站在庭院里散步赏花,看着那美丽的落日,不禁又想起了那天游览溪亭,饮酒赏景的情景. 那天,李清照约了好几个朋友到溪亭去游玩饮酒.几个好朋友一口答应.那时已是傍晚,她们几个拎上一壶酒,拿上酒杯,一同乘船去溪亭.不一 ...
  • 日暮溪亭--[如梦令]改写
  • 握笔又忙碌了一日,我推开杂乱的文稿,手托下巴,抬起头,再一次回忆起了那次愉快的郊游-- 在溪边的亭子里尽情地游赏了一日后,闲情逸致还未完全消散.此时的夕阳渐渐收敛了光芒,落了山,留下一片绚丽的云霞,犹如丝锦一般柔美.我坐在船中,又斟了一杯酒 ...
  • 如梦令
  • 1 如梦令 执教:周丽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2.有感情地吟诵词. 3.初步了解词的特点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抓住字词,想像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 ...
  • 古诗[如梦令]改写作文
  • 小编导语:这是古诗<如梦令>改写作文,<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小编整理了<如梦令>改写作文600字,同学们可以学习写作改写作文,更多古诗<如梦令>改写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看着这美妙绝伦的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