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范文

高一作文-2200字

《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整部纪录片共7集,每集50分钟,分别从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7个角度来讲述中国美食故事。对于这部承载太多期盼的纪录片,总导演陈晓卿向媒体介绍到:“《舌尖2》就像好莱坞的模式,有的是家庭伦理片,有的是公路片,有的是黑帮片,剪辑特别精细,非常有利于在国际上销售。”他还不无风趣地说,“我们的单位时间信息量非常密集,1集1500个镜头,快赶上《爸爸去哪儿》了。”

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播出,瞬间在全国范围内获得热烈反响,为中国人献上了精神盛宴。它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让人们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可谓中国本土纪录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它的成功也让我们开始思考中国纪录片的发展道路。

一、《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一)主题易引起共鸣,有文化的追寻

《舌尖上的中国》在初次播出时收视率便超过了同期的电视剧,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选择了国人共同关注的主题——美食,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美食背后的中国饮食文化,是带给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对《舌尖》的喜爱原因的调查显

示,35.64%的人选择了“蕴含中国美食博大文化”,21.17%的人选择“展现浓浓感人的思乡情”,只有19.53%的人选择“拥有事物绝美视觉享受”。

《舌尖》的导演陈晓卿说:“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美食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生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会在此片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家乡美食与家乡生活,唤醒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同时也就理解了他人同样的对于家乡的思念,无形之中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会发自内心地钦佩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的智慧,从食物中体味到中华民族的信仰。

(二)选取典型事例,以小见大

以往的人文类型纪录片大多是对主题本身进行直接的讲解,引用历史故事,表现方式较为局限乏味,而《舌尖》却对主题的描述视角进行了改变。“在片中,创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小处入手,讲究叙事情节化,同时没有完全依赖现实的素材,没有被现实淹没,而是尽量用理念去理解和表达现实,追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这部纪录片的展现方式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叙述,而是更关注个体化的人,将每种美食都赋予一个有人、有物、有场景的故事,使纪录片更具有人情味,也使人们在领略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勤劳朴实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

(三)核心是真实

“真实,是纪录片的属性,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舌尖》的故事都是导演带领团队深入到当地发掘出来的,无论是打开蒸笼时冒出的层层热气,淘米时沙沙的声响,孩子吃到美食时脸上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还是简朴安宁美丽的村庄生活„„一个个真实的任务、场景,令人垂涎的天然美味,如道家常。拍摄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物,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故事,没有过多的花哨修饰,没有过多的大场面,真诚而温暖,使纪录片具有了生活的温情。真实的场景同样也让观众想起了自己家乡

的故事,勾起了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网友“晓县”说:“《舌尖上的中国》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多种的美食,而是其中一个个真诚的消融,毫无造作,不是演员镜头前的虚假,不是寒暄的可以微笑,那样子的微笑一下子就令我泪流满面。”

(四)高标准,高技术

之前国家对于纪录片并没有特别重视,纪录片在中国电视也一直处于尴尬的边缘地带,而且设备成本非常高,这一切使我国的纪录片发展迟缓。但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以后,在国际传播的大语境下,资源和投入大为拓展,高清拍摄设备价格也日趋平民化,也打破了设备的高门槛。《舌尖》的制作团队就使用了全画幅小型手持式摄像机索尼F3,这种相机比大机器用起来更为灵便,能更好地满足现场跟拍,而且超微距拍摄、宽容度、感光度等均为上乘。除了索尼F3高清摄像机的运用,被摄影爱好者称为“无敌兔”的佳能5D2单反相机也见证了《舌尖》的成功。令贵州卫视《纪录贵州》纪录片导演胡柏炜印象深刻的是《舌尖》拍摄食物时70%以上的镜头是特写镜头,光圈很大,主体突出,背景很浅。他认为利用佳能5D2这样的高清单反相机来拍摄纪录片体现出该片拍摄团队的前卫创造力。

此外,《舌尖》的总导演任长箴也坦言这部纪录片以BBC 为榜样,愉快地承认了自己对BBC 的模仿,“因为人家先进。我并不觉得我可耻,我大力觉得自己模仿BBC ,你们能看出来说明我模仿得到位”。

(五)整合营销

《舌尖》的火爆离不开整个制作团队对其进行的精心的包装与整合营销。首先他们选择了新颖的名字,能够立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次是拥有央视这个最好的播出平台,且播出它的栏目《魅力纪录》长期以来也积累了不少的观众群,而且避开了竞争激烈的黄金时段,保证了它的收视率。再者,在播出的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持续不断的讨论,一家微博营销公司宣传总监陈先生向记者分析道,制片人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超过16万,其中更有许多名人粉丝,经过口口相传,一条节目

预告的转发率和评论率就相当可观。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更是形成了持续效应。《舌尖》首轮播出后同名书籍与DVD 迅速出版,持续了这份美食文化热。


相关作文

  • 作文选读
  • ★ 范文赏析 范文赏析 材料"中国大妈的广场舞"优秀作文 (高2016届"绵阳一诊"作文)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近几年,广场舞已成为中国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国大妈甚至 ...
  • 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 篇一: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4月18日晚,暌违两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被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一以贯之的解说词.熟悉的配乐.行云流水般的旁白和画面,都让<舌尖2>维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有观众直呼" ...
  • 舌尖上的中国
  • <舌尖上的中国>,2012年高考最好的作文素材 是在徒弟的怂恿下,我看了一集<舌尖上的中国>,徒弟的QQ 签名也改成了"厌世者必看<舌尖上的中国>",我还不以为然,哪有这么好的精神食粮 ...
  • 2016高考时评类作文
  • 2 2 评"事"不限于一点或一个角度,可以多点或多角度,但需记,所评所说,必须与所评之"事"密切相关,不能 游离于"事"高谈阔论. (2)要为自己的评判写出分析和理由. 评事要言之 ...
  •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
  •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是最近比较火爆的一个纪录片,它关注大众生活,将人的一日三餐纳入到纪录片的影视表现当中,关注生活中的人,体现了自身的民生化趋势.纪录片民生化的倾向,在于其平民化的叙述风 ...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一) 文/陈娓娓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从题材到拍摄,再到后期的制作都非常出色的.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不仅勾起了我对难忘家乡菜的回忆,更唤醒了我沉睡已久的民族自豪感. 七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菜 ...
  • [舌尖上的中国]为何火
  • <舌尖上的中国>为何火 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居然火遍全国,这着实让很多人没想到.这几个数据足以说明这把火有多旺: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央视一套开播,首集收视率为0.012,第二.三集就分别飙升至0.191和0.2 ...
  • 英语作文训练素材
  • 一.感谢信 (一) 假定你是李华,已经在今年的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准备参赛过程中,曾得到过美国外教Mr. Smith的帮助.请你给Mr. Smith写信,要点包括: 1. 完成比赛,已经获奖: 2. 感谢他的帮助: 3. ...
  •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内涵1
  •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内涵 作者:高萌 [摘 要]<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播出之所以引发观众共鸣主要在于它运用平实的叙事手法,带给了观众自然清新的味觉.视觉享受,更是展示了美食背后的人文, ...